第05章回到家的夜晚(2/4)
因此,孩子的问题,很容易连带性波及到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甚至因此,诱发导致了很多家庭最终走向解体而支离破碎,也属常情。
因此,我所说的一切,原因很简单,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最大限度的为了整个家庭的稳定性,将一切负面意外事件,尽量早早扼杀于摇篮之下,而全力以赴的做到防范于未然…
夜已深…
再看看早已经熟睡她们,很快思虑未眠的我又到天明。一夜想想孩子优秀的一面,而同时又存在太多的问题,以及三年多来的缓滞,倒退与现在已经确诊的自闭症…
虽然,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看起来一家人时刻都把他当作万岁至上太岁降临,可是他,总让人觉的始终都像一只千年难以孵化的龙蛋,让人在期望中欲孵难化欲罢难休…
而此时依然疲惫的我,躺在了沙发上,也许是太累的原因,呆呆的躺在那里,总觉得孩子自闭症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个体生理因素,在后天环境中又因与父母分离,而诱发的心理问题,又因外婆的偏执性人格,而在诱发与加重过程中,导致的身心融合发展障碍。这种障碍的发展,又不同程度的恶化了孩子的生理,心理,神经系统,以及连锁性的影响到,整个精神体系与生理层次方方面面的问题。
其次,如果从孩子一周时会喊妈妈来看,以及孩子母亲的封闭性格来看,那么后天环境可能存在更大关系。因为事实上,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算是原本正常的儿童,只要环境压抑超越个体的承受度,同样也会导致孩子在逃避痛苦中,诱发后天自闭症症。
只不过这种类型的自闭症,虽然行为上和个体差异诱发的自闭症,同样存在很多类似症状,但这种完全有后天环境诱发的自闭症,更容易康复。因为这只是单纯的涉及到心理问题。不像其他类型的自闭症,存在千差万别的五官触觉问题!
因此,存在五官触觉问题的很多自闭症孩子,如果仅仅从智力方面来看,很难让人觉察到什么,甚至有些优秀的地方,可以超越普通儿童。但如果从他的实际能力和表现上来看,却无疑又存在许多明显不足与难以解释的现象。特别是在应视,社交,指令,兴趣等方面,以及其他欲望体验,和其发挥的相应表现,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而原本这些对于正常孩子来说,都是自然发展,甚至有些高智商的动物,都不需要刻意学习,就能自然获得的能力与意识。可为何这样的孩子,在五官触觉差异中,却在同样一些简单的技能上,就连有的动物都很容易学会的东西,而他们往往要学习千百遍,也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呢?
为何这样的孩子,总是处处渗透着与众不同?他们到底是天使降临,还是被天庭贬入冷宫?或是天外星秀,而遗落人间呢?
虽然看起来,他们也同样拥有正常儿童的潜力或能力,可为何总是像风雨飘摇中的一堆炭火,而时时在易熄易燃中,又坚强也艰难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呢?总是是是而非,知而不想能而不为呢?有些时候甚至就如圣人一样,旁视无物无欲无求!
然而,当想到这里,忽然好像有些明白了…
也许是”欲望”!孩子对很多事物明显表现的没兴趣。而兴趣的核心不就是欲望吗?可是欲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应该是由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体验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意识…
而这种心里体验的意识不正如佛教所说的“意或意根”吗?如果五官触觉再加上“意或意根”不就是佛教所说五蕴六根吗?
难道孩子是因为这个“意根”出了问题吗?
而意的形成是建立在五官触觉的基础上,那不就是等于是五官触觉,导致显意识体验的意根问题吗?
而欲望是建立在感觉意根的基础上。那不就是说明欲望是意根或显意识的产物吗?
虽然“意,意根,显意识体验”这三个不同的名词,但实际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意思。简单通俗浅层次的说就是感觉。如果再加上五官触觉,那自闭症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可以归纳到佛教称之为五蕴六根范围内所导致的心理行为问题…
因为,孩子的一切表现,总是觉得他在欲望,或意根,或感觉,或显意识体验方面,始终都像个醉汉一样,时醒时睡。在刻板,狭窄等负面兴趣行为上,总是像喝不醉,越喝越有瘾!而在其他正面积极方面的兴趣与行为上,又好像越睡越沉,又怎是难以唤醒…
也许一切就是如此巧合,既然是欲望导致的问题,那欲望的支点又是建立五官触觉上,可是,它就算是像风一样能在无影中来去,但总该也有个规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