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陈煊论政(3/4)
“徐兄有些过了,今时今日,乃是复老的送别宴,大家当欢聚一堂,也是酒后闲聊,少川说话虽有些激进,但也非别有用心,徐兄又何必较真,来大家请举杯,咱们只聊风月,不谈政治!”
徐扩嘲笑说道:
“呵呵,顾先生何必危言耸听,对朝廷又大放厥词,难道国家花那么大力气培养出来的留洋高才就只有这么点斤两,徐某还真是有些失望了!就是不知道陈先生又有什么振聋发聩的言论呢?”
陈煊见徐扩又将矛头指向自己,自己再不接招,恐怕就要招人耻笑了,不待顾维钧反驳,哈哈一笑走了出来。
“既然徐兄不嫌陈某浅薄,那陈某就献丑了,首先申明,陈某一介武夫,在诸君面前谈强国不过是夫子面前说论语,鲁班面前谈木艺,所以不周全的地方,还望诸位指正,陈某不胜感激!”
“嘿嘿!”
徐扩见陈煊还没说就开始给自己找台阶下,忍不住又嘲笑了一声,赵学初孙志恒顾维钧都是心中暗怒,陈煊却不以为意,团团一揖,开口说道:
“陈某以为,强国富民,不外乎文化、政治、经济、工业以及军事农业等方面为主,咱们先来谈谈文化,众所周知,我中华是拥有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即便如此,我堂堂中华识字率居然不到百分之一,不说欧美,光谈我们的恶邻倭国,自明治维新以后至今,识字率居然高达十之bā • jiǔ,而文化为国家发展之基石,官员不需要识字么?商人不需要识字么?工人不需要识字么?军人不需要识字么?等等等等,官员不识字无以治理民生,商人不识字难以促进产品流通,工人不识字何以保证商品质量以及创新开发,军人不识字何以知道因何而战?农人不识字何以保证优质农艺的传承和创新!可以说,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及,而识字只不过是了解文化最基本的载体。”
“在座有我的老师马相伯先生,又有严复先生以及袁希涛先生为中华之教育发展不惜抛家弃业,又有我的师兄右任先生仲裕先生继往开来,听闻徐兄虽然就读于北洋新学,但也是正宗的国立大学,而徐兄居然在宣扬全盘西化论调,须知老祖宗创下无数先进学问的时候,西方人还在茹毛饮血,落后我中华何止数千年!由小观大,可知北洋的教育是失败的,起码方向是错误的,是以兄西化论调令人失望!”
不待满面通红的徐扩反击,陈煊接着说道。
“政治先不提,太容易引发争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