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柔自述——我想回家(2/3)
“驾!”我一声令下,马开始飞跑,我吓得失声尖叫起来。姐姐在后面搂着我,安慰道:“别怕,你一叫,马会受惊的,受惊了,它就跑得更快了。”
我紧张地牢牢抓着缰绳,没多久就不怕了。骑马比坐车好玩多了!
傍晚,太阳慢慢收起了温暖夺目的光芒,向天边落去。我追赶完了羊群,又骑上了棕色的骏马,桔色的霞光照耀着我们,连笑容都是灿烂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也蒙上了淡淡的
草原上不仅有草,还有很多沙丘。我和姐姐一人拖着一块滑板艰难地往沙坡上爬,这个游戏叫滑沙,冬天就叫滑雪。是我和姐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我手脚并用地爬上丘顶,大伯扶着我坐进滑板里,我坐在滑板上,等我准备好了,大伯用力一推,我“啊”的一声,已经从山顶迅速滑向山底,我的心也好像一下子沉到了山底,真是太好玩太刺激了。
下面的路不算颠簸,但有隐藏在雪地里的石头,冷不丁的碰一下,我都快被震飞了,一路“砰砰砰”下来,差点把我给掀翻,不过我牢牢地抓着板壁,身体往后靠,才让自己顺利地滑到坡脚,我们笑着闹着,一口气玩了十多遍。
我们在这仙境一样的草原上,像疯了一样地玩各种游戏,踢球、拔河、跳绳、射箭、飞镖,滑草、滑沙……那松软的雪是我们小朋友的最爱。
晚上我们吃全羊,一半煮一半做羊肉串。大家有的切羊肉,有的洗蔬菜,有的拾柴火,忙得不亦乐乎。我捡了几根干树枝后又去帮忙串羊肉串,串的时候要一块精肉一块肥肉地间隔着串,听说这样的搭配吃起来最美味。果然,烤熟的羊肉串比我以前吃过的任何一次都好吃。我一口气吃了好多串。
胡族传统,不仅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更是欢乐的海洋。
天高云淡,广袤无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人很厚道也很好客,遇到杀猪请全村人吃杀猪菜,即使刚认识的客人不吃也是不行的。
今天搬家,也是胡族的一年一度阿塔木大会,为了庆祝找到新的住所而举办。
这时候我们全部聚集在一起,人数繁多,可达十多万人,阿塔木大会起码要举行三到五天。
这个时候,我们会换上最正式的衣服,参见宴会。
和京城的轻纱翩翩的衣裙不一样,胡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以女子长袍为例,我们的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也有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
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胡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胡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
佩挂首饰、戴帽是胡族习惯。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
一般是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父王带领族人齐聚在草原上,宣布宴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