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兵指玉门(2/4)
赵充国在以后的平羌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汉武帝之前,羌族人从来不知道互相团结,而是喜欢互相仇杀,所以始终不能集结像匈奴那样强横的力量,更谈不到建立国家组织。至汉朝在匈奴汗国河西走廊故地上设立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以维持当地的稳定,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但是随着汉朝上述措施的施行,无形中出现下列两个情况:
中原势力像一把利刃一样插在匈奴汗国和羌民族之间,把他们隔开,使羌民族无法得到匈奴的援助。
汉民族在政治军事保护之下,积极向西移,把羌民族逐故地。除少数部落外,大多数部落先后西迁,迁到青海湖以西或以南地区。
及至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眼见汉军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屡次败北,顿感觉时机已到,遂经常向汉朝腹地侵扰,攻城略地。青海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一方面可以扼住西汉通西域的道路,另一方面,还对京师长安构成了居高临下之势,为此汉军对英勇善战的羌人很是头疼。
当时,匈奴借鉴了张骞通西域的经验,认为可以联合羌人,一起袭扰汉朝。只要羌人能够牵制住汉军的主力,匈奴部队就能够长驱直入,深入大汉腹地进行劫掠。一时间,匈奴将羌人引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时刻准备对汉地发出重拳一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