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百足之虫,死而不僵(2/3)
然而,楚国终没有完成如秦国一般的社会体制改革,虽然期间也有过萌芽,甚至楚威王以来,楚国君王也学着四处招揽人才,帮助楚国强盛。但那些措施都只是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楚国迫切需要一个可以维持其不断进步和强盛的体制。可惜机遇就这样擦肩而过,商鞅把机会带给了秦国。
楚怀王之后,楚国更是江河日下,到了春申君之时,已经是日薄西山。
公元前249年,秦国乘着灭掉西周国的余威,派遣大军直抵东周国,灭掉了周王室的最后一个象征物,整个秦国真正实现了称霸天下的宏愿。昔日楚王问鼎,便引起了天下人的非议,今日秦国已经明目张胆地将九鼎握在自己的手中。昔日秦国和齐国并称东西二帝,只是个虚名尚且战战兢兢,瞻前顾后,今朝的秦国早已经具备了霸道天下的实力,不久的将来,秦王登基天子大位也不在话下。
过去的楚国是何等的风光强大,此番春申君连连地打击秦国,灭掉鲁国之后,更是使得楚国实力大增。眼看着秦国做大,楚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再一次合纵产生了。这一次合纵,发生在公元前242年,参与的国家主要包括楚国、赵国、魏国、韩国和燕国,楚考烈王当之无愧地做了六国盟约的首脑。值得一提的是,一向和秦国亲厚的齐国,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加深,依然选择不参与合纵联盟。春申君则被六国推举,做了五国联军的前敌总指挥。
这一次似乎很顺利,五国联军借道魏国和韩国,很快就兵临函谷关。只可惜,此时的五国联军虽然声势浩荡,但是在其壮阔的外表下已经失去了为一个目标奋斗的向心力。尽管春申君一片雄心,却没有能够凝聚各国军队的力量。而且列国每一次到达函谷关外,都很难攻克进去,否则秦国早就灭亡了数次了。一来各个国家都想着别人出力,自己占便宜,所以最终让秦军占了便宜。加上函谷关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易守难攻之下,各国都很难攻下。秦军也明白,一旦诸侯联军攻克了函谷关,此去便是一马平川,敌军便会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到咸阳城门下。所以秦军无论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也必定会死守此地。
多年以来,诸侯很少能攻克函谷关。当初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了河西之地,何尝不是对于函谷关的重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