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温柔乡是把双刃剑(3/4)
在那最幸福甜蜜的时间里,陈露画功虽然长进慢了些,但还是卖出了幅“比萨斜塔”。像往常一样,寄售在“梁公馆”旁的那家“老字号字画店”,被某个不知道名字的神秘人买了去。
国画实在太难驾驭,所以陈露又返回到“水粉班”,继续深造,打算等“水粉”炉火纯青时,再“进军”国画。
“比萨斜塔”过后,陈露又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一幅大作,首次把风景和人物融合起来——
画面上,溪水逼真,静下心来,好像能听得到“哗哗”的流动声。溪水里,有栩栩如生的一对鸳鸯,还有翻滚的小浪花和腾空而跃的小鱼儿,它们像是一对调情的情侣,追逐打闹着,好不欢乐!
溪水两岸,垂柳、胡杨隔水相伴。柳叶,形态不一,千娇百媚;杨花,缤纷漫天,风情万种。
树下,泛着露珠的青草,铺向天边。
青草里,零散的花朵吸引着蜜蜂、蝴蝶。
画卷的点睛之笔是那座青石板路旁边的古风凉亭。古亭外面,是常规的红柱子、绿瓦片,里面有长桌、圆凳。长桌上,一琴、一瑟,圆凳上,一公子、一佳人。公子抚琴、佳人奏瑟,公子栩栩如生,佳人惟妙惟肖。
这幅画陈露不打算出手,因为画面上不仅有自己倾注的真情实感,还有费广以她的名义,题下的一首绝美律诗。
暮春
流云
古亭清溪秀超然,
柳叶扬花争烂漫。
甘露芳草碧一色,
蜂歌蝶舞春满天。
柔风细浪鱼水欢,
才子佳人情意绵。
宛若琴瑟起共鸣,
恰似鸳鸯不羡仙。
就这样,一段时光,一篇游记,一幅画,一首诗,把陈露和费广的幸福感推向了高潮。
高潮过后,注定归于平淡,而矛盾常在平淡里萌芽,可悲哀的是,萌芽之初,人们往往不能发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