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归来(1/2)
在陆泓眼里,木槿是极冷静的人,哪怕遇见危险照样临危不乱,他头一回见到木槿失控的模样,显得格外手足无措。
不过面对木槿的指控,陆泓压根没办法反驳。
因为她说的话没有半句虚言。
方才陆泓之所以说要娶木槿,不过一时冲动而已,木槿是他除却亲眷和家里丫鬟之外唯一接触的年轻女子,陆泓不知为何对她有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但他从未多想,他们相遇在世道大乱的灾年,木槿忙着奔波逃命,陆泓亦时刻警醒,彼此仿佛生活在悬崖边上,着实没有风花雪月的心思。
就在陆泓愣神之际,木槿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晓得自己的斤两,只消崔家把知晓此事的人打点好,陆公子再不必担心传出不该说的。”
木槿的意思极明确,她不愿意跟陆泓有任何牵扯,如果陆泓不想让自个儿名声受损,托崔家把众人口风堵上即可。
陆泓无力地闭上眼睛,他着实没料到事情的结局竟会如此。
他心里一团乱麻,对王娘子的感激和亲近是真的,想要照拂她和她的族人同样不作假,然而内心深处的士庶有别也是真的,介于青年和少年之间的陆泓从未对一个女人产生这般复杂的心思,一时间格外手足无措。
木槿扯出近乎苦涩的笑容,不再看陆泓的脸。
看又有什么用呢对方终究是瞧她不起。
她推门离开,留下若有所思的陆泓和门外满脸错愕的婆子小厮。
将话说开之后,木槿不欲与崔家以及陆泓继续牵扯,她毅然决然与崇文崇武回东小庄。
陆泓自始至终没有露面,面对欲言又止的崔太太,木槿道“太太放心,我自当记得当初同您的承诺,只要府里没有口风传出去,外头绝不会知晓。”
她再次同崔太太承诺。
崔太太露出笑容,挽住木槿的手道“我知晓王娘子的品性,王娘子放心,凡是有碍于王娘子名声的话,半句都不会有。”
见木槿不言语,崔太太又说“我同老爷原本想留你养好身上的伤再送你回去的,既然你念着族人,便只好应下你说回去的话,只盼你好生将养身子。”
木槿不愿继续同崔太太打机锋,她冲崔太太露出浅浅的微笑,便告辞离开。
一如来时那般,崇文打前头架着家里的牛车,木槿与崇武坐在后头。
牛车上塞得满满当当的补品是崔家放上去的,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崇文死活不想收下崔家的东西,木槿却制止了他。
除却没有收格外名贵的,寻常几样补品皆被木槿给笑纳了。
倘若一个人有所图,那此人便有弱点,总归有控制他的法子;倘若此人什么都不肯要,小恩小惠是无法打动他的,他所图必会更大。
为免崔家忌惮,误会她想攀高枝,木槿必须做些什么打消崔家人的顾忌。
崇文崇武满心不忿,待离开明州城,崇武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亏我还觉得他家和善,到头来还不是瞧不起咱们,往后再不搭理他家了”
崇武气鼓鼓的,整个脸颊都开始泛红。
崇文罕见没有约束他,与弟弟差不离,崇文一样觉得崔家人太过轻视妹妹。
至于木槿,则从头到尾不发一言,不晓得她到底是无所谓还是愤怒。
随着牛车越发靠近东小庄,崇文冷着声音说“且按你说的,此时便不让爹娘知晓了。”
木槿说不要让王宝山和王李氏知道她与陆泓遇险之事时,崇文打心底里不赞同,结果昨夜里思前想后越发觉得木槿的话有道理,爹娘经历逃荒后身子本就不好,若让他们继续为儿女忧心,实在不好,还是听妹妹的话莫让他们知晓要紧。
打进入东小庄开始,木槿等人就不时遇见族人们。
并不奇怪,农闲时节还未到来,族人们都忙着下地干活呢。
王宝山夫妇听见儿女归来的消息,慌里忙张出门等候。
看见木槿,王李氏眼泪唰地流出来,整个人充满失而复得的激动,连话都说不出来。
崇文挤出笑容“爹,娘,我们这不是好生回来了吗,你们莫伤心。”
王李氏缓上许久方才缓过来“我跟你爹光听人传话说你们又碰见张家人为难,现躲在崔老爷的府里,却不晓得你们究竟如何,心里七上八下连个安生觉都不曾睡”
当初王宝山和王李氏听见崔家人的传话,第一反应便是去明州城寻他们,崔家派来传话的小厮只说木槿与两个兄弟正受崔老爷的庇护,他们去了不过平白多出许多岔子,王宝山没怎么同崔家这等体面人家打交道,最后还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老两口在家苦苦等待儿女的消息,别说睡觉,连饭食都吃不进去,安顿下来后好不容易养出来的气色消失的一干二净。
听村口那户人家说兄妹三人归来,王宝山与王李氏赶紧跑出来,仿佛慢几步便见不到人了。
在外头说上许久的话,木槿终于踏进家门。
吉祥如意年纪尚小,懵懵懂懂知道木槿往远处去了,开始着实哭闹许久,眼下见母亲回来,争着抢着往她怀里钻去。
不过几日功夫,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木槿怀抱孩子、着看父母方真正产生回家的感觉。
罢了,明州城发生的事不过是她漫长人生中的小插曲而已,活着最要紧,何必在乎那群无关紧要之人呢。
木槿将陆泓、将崔家全部抛诸脑后,再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个儿的生活中来。
同样,她归来的消息很快便被族人们知晓,木槿在逃荒路上出了那样大的力气,就算小心眼如王宝顺夫妇,照样记着她的好处,人人皆盼木槿平安。
因此,来不及与爹娘感伤,木槿很快被前来她家的族人所包围。
除却极少数按月给银钱的,寻常乡野小商人皆把绸缎卖完再给织布娘子们将银钱结清,反正山野乡村间什么都值钱,唯有人最不值钱,嫌弃给的银钱不多亦或不立马给,好吧,甭干了,反正后头有的是人抢着干活。
木槿同族人邻里相处久了,自然知晓他们的难处,每十天半个月便给一回银子,免得人家手头紧巴,所以紧忙着赶来的妇人们倒不是来催银子,而是真心实意替木槿忧心。
毕竟几天功夫,东小庄充斥着各种谣言,仿佛木槿已经被昔日得罪的张员外家给害死了。
栓柱媳妇边抹眼泪边说道“妹子你可算回来了,你要再不回来俺可就要信了外头那些风言风语”
旁边的妇人用手肘戳栓柱媳妇的胳膊“你说啥子浑话,五姑有老天爷保佑,断不会有事”
“刘三叔也说过,五妹妹必会平平安安回来,且收起你的乌鸦嘴来吧。”
几波人叽叽喳喳好生热闹,木槿不嫌烦,笑眯眯听族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话。
于她而言,这般情形已经许久不曾见过,此刻格外珍惜从前避之唯恐不及的聒噪声。
住在织女镇的陈寡妇匆忙带儿子前来,她不光担心木槿如何,她将今年织出来的缎子皆托付给木槿,倘若木槿没有平安归来,陈寡妇同儿子恐怕就要在荒年里被饿死喽。
陈寡妇一把搂住木槿,嘴里念叨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木槿跟族人们絮叨好一阵,或许因为此情此景太容易让人卸下心防,木槿跟着族人们哭了好几回方才停下。
同族兄弟与他们的妇人同木槿说话,年长些的则与王宝山搁屋里热闹。
九爷爷王长寿就同王宝山感叹“老四两口子养下个好闺女。”
不管在昔日的王家村亦或如今的东小庄,王长寿都是王氏宗族里辈分最高的人,他当真稀罕木槿,倘若没有木槿,整个逃荒的车队指定会全军覆没。
最该说话的王宝兴却一反常态没有言语。
作为王氏宗族的族长同样是最有威望的人,按理说王宝兴最应该说几句话,然而他始终一言不发,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虽说近几年的王宝兴因为年纪增加渐渐多了些长者的慈祥,但老一辈人都晓得他年轻时究竟有多严厉,见王宝兴面无表情坐在圈椅上,竟没有人敢主动招惹他。
其实,王宝兴所思所想与其余人的猜测可谓大相径庭。
作为整个车队的掌陀人,王宝兴身上的担子最重,自打灾荒来临,王宝兴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让族人们跟着遭殃,起初他没料到木槿一个带孩子的妇人能帮那么多忙,对于王宝兴而言,除却侄女的身份,木槿更是与他共同带领车队前行的引路人。
当初崔家传来口信说木槿与崇文崇武因为被张员外刁难,恐怕得在外头避避风头,王宝兴心里总觉得十分蹊跷,可眼下他在明州城再不像在西边一样有脸面,哪里有路子知晓实情,唯有老老实实听从崔家的安排。
见到木槿回来,王宝兴方才觉得心落到了实处。
依照往日的风俗,儿女平安归家之后自然要好生宴请族人乡亲,然而整个东小庄那么多人,田里又不曾收多少粮食,王宝山纵使有心却也无力,思来想去咬咬牙说要族里几个年纪大的族老留下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