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1/3)
姜晏汐生下来的时候,姜妈妈找人给算了个命,说是命里缺水,所以取了个带水的名字。
算命老师傅眯着眼睛算了半天,又说姜晏汐命中带文曲星,将来必定不凡。
姜妈妈乐呵呵的回去了,把这一好消息分享给姜爸爸,姜爸爸说“那是算命的在哄你呢,他收了你的钱,自然要说好听话了你信不信,他对每一个人都这么说的。”
姜妈妈不服气“我可不是一个人去的,我和郑玉婵一起去的,那算命的说,郑玉婵的娃儿学习不行,考运也不行,可见也不是对每个人都说好话的。”
姜爸爸的视线并没有从报纸上挪开,说“我们是的接班人,不搞这些迷信的东西,再说了,这么小的娃儿能看出什么来”
然而,姜晏汐确实从小时候就和别人不太一样。
她不爱说话,小时候差点被大人们认为是个哑巴。
有一次过年回老家的时候,趁着人多,她奶奶把她带出去,带到村头老瞎子那里,想叫老瞎子给她算算,为何她这孙女不愿意说话
姜奶奶当时还不是很喜欢这个孙女。
老瞎子让小姜晏汐抽签,小姜晏汐抽出了一张签文为甘罗十二岁为相的签。
姜奶奶不识字,问“大师,这签是好还是不好”
老瞎子用指腹摩挲竹签上的凸起,说“这签的意思是,古代有一个叫甘罗的人,12岁的时候就成了宰相”
姜奶奶大喜过望,说“那这么说,我这孙女岂不是有大出息”
老瞎子却摇头“甘罗十二岁为相,听上去是个好事,但是年龄太小了,如此聪慧,又未必是件好事,所以只能算中签。”
小姜晏汐坐在一旁,安静乖巧的不像是她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姜奶奶一回头,对上孙女幽静的眼睛,心里竟有点发毛,总觉得她好像能听得懂他们的话。
从老瞎子那里离开后,姜奶奶嘱咐小姜晏汐“汐汐乖,今天咱们来这的事情,谁也不要说,知道吗”
小姜晏汐没有说话。
姜奶奶瞧她这模样,心想她平时就不说话,大约也是不会让人知道的。
姜奶奶怕丈夫和儿子知道,丈夫儿子都极反对她搞封建迷信。
不过她来了这一趟后倒是放心了,既然老瞎子说孙女是个天才,那一定错不了。
姜妈妈发现婆婆最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原先婆婆嫌弃她生了个女孩,极少来看她,最近来的却很勤快。
姜妈妈还纳闷呢,直到有一天,她看见女儿在翻书房里的一本古文观止,小姜晏汐问妈妈“为什么说甘罗十二岁为相是一件坏事呢”
姜妈妈大惊失色,一来是因为女儿的问题,二来是为女儿能看懂这本古文观止而惊讶。
这是一本儿童拼音版的古文观止,但最起码也是再大一些的孩子才能看懂的。
也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姜妈妈突然意识到,女儿远比她想象的还要聪明,姜妈妈开始焦虑了,她害怕她和丈夫会耽误掉女儿的聪明才智。
还是姜爸爸安慰妻子“一切顺其自然,咱们不要强求孩子,如果她真的有天分,咱们自然全心全意支持最重要的还是平安健康就好了。”
当然了,此事过后,姜妈妈也知道了婆婆突然态度转弯的原因,姜妈妈对此很生气,拒绝再让婆婆跟女儿接触。
又过了几年,小姜晏汐幼儿园毕业,要上小学了,她这时候已经不再是别人眼里不会说话的小孩,而成了远近有名的“神童”。
她学东西极快,在入学之前,甚至已经掌握了乘法表。
姜奶奶跑儿子家一次比一次勤快,每次上门不是拎着鸡就提着鸭,放寒暑假的时候,就想把小姜晏汐接过去。
姜妈妈到底是个心软的人,终于有一次,在小姜晏汐一年级的暑假,松口了。
姜妈妈主要也是想着,女儿太安静了,或许在乡下的田野里,她能遇到一些活泼的小伙伴们。
姜奶奶欢天喜地的把小姜晏汐接走了,他笃定这个孙女不凡,因为老瞎子的话,觉得小姜晏汐将来必有大出息,而后面种种也确实证明小姜晏汐很聪明,所以在所有的孙子孙女里,姜奶奶最喜欢姜晏汐。
姜奶奶是一个怎么说,有些与众不同的老人,她不像其他的老人一样,会把所有的好东西留给儿女或是孙辈,所有的好东西她必得自己先享受。
在当时的人看来,她无疑是一个很自私的女人。
姜奶奶从前是地主家的女儿,在家的时候没干过活,嫁给姜爷爷之后也没进过厨房,姜妈妈曾经跟好友吐槽过,我这个婆婆啊,要是公公不做饭,她就是饿死也不会自己烧饭吃。
姜奶奶因为姜妈妈生了女儿而不是儿子,所以在小姜晏汐出生的时候并没有来看过,但是吧,她也不是重男轻女,姜奶奶只是单纯的觉得,或许儿子能比女儿有出息一点。
后来姜妈妈发现了,姜奶奶是喜欢有出息的后辈,因为姜奶奶对那几个孙子态度也一般。
因为老瞎子的一番话,再加上小姜晏汐确实聪明,姜奶奶对这个孙女上了心。
姜奶奶好不容易把孙女接回家里,对她是百依百顺,又给她买衣服,又给她买牛奶,但是小姜晏汐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她只对各种课外书感兴趣。
于是姜奶奶又跑到镇上给她淘旧书,但日子久了,姜奶奶也担心起来,这样安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会不会不太好
于是姜奶奶带小姜晏汐出去串门,今天去这家,明天去那家,只是到了最后都变成姜奶奶和朋友拉呱,而姜晏汐搬个小板凳往旁边一坐,在那边翻二手书看。
有一回姜奶奶带着小姜晏汐出人情,在一个5公里以外的小镇上。
是姜奶奶好朋友的儿子要结婚,姜奶奶拉着好朋友聊天,跟着好朋友坐上了迎亲的车,把小姜晏汐给忘记了。
小姜晏汐当时坐在院子里看书,抬头一看,没找到奶奶的身影,漆黑的眼睛里第1次流露出茫然的神色。
她走出去,院子里外已经搭好了红色的棚子,摆好了流水席用的桌子,大人们三三两两的站在那里嗑瓜子,几个小孩子窜来窜去。
然后小姜晏汐看到一个漂亮的男孩子,他在和其他人打架,由于对方人太多,他被摁在了地上。
大人们在旁边说说笑笑,只把这当成是小孩子的闹剧。
小姜晏汐走上前去,她蹲下身子,平视那个被欺负的小男孩的眼睛,礼貌的问“请问你需要我帮助你吗”
在帮助人之前,应该询问一下别人的意见,不能好心办了坏事。
男孩挣扎的动作慢了下来,他的眼睛很是漂亮,像天上的星辰,但是这双眼睛里现在写满了愤怒,因为小姜晏汐的出现,又变成了迷茫。
男孩迟疑的点了点头,因为他不知道面前这个小女孩是不是在耍自己。
但是下一秒,他就听见这个小女孩温温柔柔的说“麻烦你们停下来,他并不想和你们玩这样的游戏”
漂亮的小男孩心里嗤笑一声如果她这样说有用的话,他就不会和他们打架了。
果然那群欺负人的小男孩并没有睬她,甚至很不耐烦的说“让开。”
小姜晏汐一把抓住那只朝她扬过来的手,然后把那个罪魁祸首轻轻一拉甩到一边,她把被欺负的那个小男孩从地上拉起来,拉到自己身后,然后轻轻柔柔地说“欺负人是不好的。”
刚才那个罪魁祸首震惊地看着她,大约是没想到一个小女孩的力气这么大,他觉得很丢脸,粗着声音威胁她“你觉得我们这么多人打不过你吗”
小姜晏汐摇头,指了指他身后说“我想,你妈妈不会让你这么做的。”
果然,一个女人把这个罪魁祸首从地上拎起来“我平时怎么教你的竟然在这里欺负人家小女孩快给妹妹道歉”
毕竟小姜晏汐实在长了一副乖巧的脸,任谁看都是刚才那个凶神恶煞的男孩在威胁她。
这么多男孩围着一个小女孩,也引起了大人的注意。更何况这个小女孩可是跟着有名的“张辣子”过来的,这些媳妇们可不敢惹姜奶奶。
小姜晏汐发现自己救了那个漂亮的小男孩之后,他就一直跟着她。
她也不管他,仍旧坐在角落里看书,她知道奶奶大概是有事去了,她只需要坐在这里等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这个漂亮的小男孩见她一直不说话,忍不住了“你在看什么”
小姜晏汐说“菜根谭。”然后又低下头看书了。
那是沈南洲第1次见姜晏汐,只是他们后来都不知道彼此小时候遇见过。
那个暑假,沈老妈终于忍不住跟沈老爹大吵一架,然后飞国外采风去了。
沈老爹生意也忙,因为沈南洲小时候发生过的事情,不放心把儿子单独一个人丢给保姆,恰好沈奶奶又想孙子,所以把沈南洲给送乡下去了。
后来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沈老妈回来了,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对不住孩子。
只是沈老妈见到儿子的时候吓了一跳,扭过头来,很不善的对沈老爹说“你是把儿子送到非洲去了吗”
在乡下度过了两个月的沈南洲黑得跟煤球一样,不过看着倒是精神了很多。
沈老妈本来以为自己离开了两个月,儿子会哭唧唧地抱住她的腿,哭诉沈老爹的恶行。
谁知道小沈南洲说“我想要一本菜根谭。”
嗯菜根谭是什么
沈老妈恍恍惚惚的从书店里给沈南洲买了一本儿童版本的菜根谭。
然后沈老爹和沈老妈同时惊讶的发现,儿子突然爱学习了。
并且这种状态还不是一时兴起,一直持续到了初中,沈老爹和沈老妈离婚之前。
古来有伤仲永的故事。
由于姜晏汐从小时候就展现出了和其他孩童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不少人掐酸话,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
事实证明,姜晏汐的聪明程度,随年龄增长,呈指数增长。
姜晏汐比姜爸爸和姜妈妈想象的还要优秀,可以说从小到大,姜爸爸和姜妈妈甚至没有哪一天,是知道姜晏汐当天的作业是什么,他们似乎只需要负责女儿的吃喝住行,然后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家长会上分享学习经验。
在其他家长为小升初发愁的时候,姜爸爸和姜妈妈毫无感觉,姜晏汐仍然不出意料的以第1名的成绩考入了a市最好的初中。
姜晏汐从小就是一个不太关注外界事物的人,她也很少被外界事物所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