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六国某某:秦不过是小人得志,盗取大一统(2/4)
秦末。
此时正是项羽大封天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之时。
项羽受不住帐内压抑的气氛,不大自在地说“秦之亡已说明郡县制无法维稳帝国,分封才是正道。尔等莫慌,大一统之势怎会因区区分封而消亡诸国纷争数百年,最终不还是大一统了”
诸侯心中有紧张,有犹豫,有恐惧,然而更多的是绝不能承认分封有错的决然。
分封若错了,他们去哪当王,从哪拿取地位与利益。
于是纷纷附和
“项王所言甚是。”
“大一统确实不可代替,然而郡县制并不能维持大一统”
“分封后的千百年,自然会有他人来进行大一统,天幕不是说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也没那么重要。”
“秦不过是小人得志,盗取大一统之功罢了。”
刘邦不在其中。
他在霸上。
巨鹿之战后,天底下最大两股势力就是刘邦与项羽,彼时,刘邦实力远远不如项羽,他只有十万兵马屯军霸上,而项羽,足足有四十万,屯军鸿门。
若此时项羽与刘邦直接展开决战,刘邦万万不是项羽的对手。可惜,项羽只顾着奠定他的霸王地位,忙着分封十八路诸侯,错失最后良机。
刘邦从鸿门宴上逃回来后,就蹲在军营里,哪也不去。
此刻,他抬头看天幕,很努力地消化天幕给的信息。
“原来是这样。郡县制并非不堪,分封制也并非良药。郡县分封能不能结合在一起呢”
刘邦默默摸索着。
他也不知前路,不知自己能不能打败项羽,也不知以后是继续分封,还是走出其他道路反正郡县制如今看来是不太可行,二世而亡的秦就是前例。
再看看天幕吧。说不定天幕会给予更多讯息。
画面继续。
胡亥此人,危害的不止是一个秦国,还有周以来,数百年间门好不容易孕育成型的大一统。
或许有人认为,大一统必然会出现,就算没有秦朝,也有其他朝代。实则,看其他大陆的国家是否如此,就能看出来。
譬如商朝,商乃城邦式帝国,每攻下一个部落,也无兵力去占有它,而是让其臣服,要求其定时进贡,然后返朝。
另一块大陆,也有相似制度的国家,其被称为
罗马。
华夏史书中称之为大秦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