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 > 李世民:是啊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我

李世民:是啊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我(2/2)

目录

“别踩”

同袍慌乱而过,一脚踏在那摔在壕沟中的唐人士兵背上,将那鼓囊起伏的背践踏成陷坑。

“救”那士兵话语未竟,便已永远无法发声。死去之时,双眼发怔,好似在透过天幕,与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对视。

李隆基突然哈哈大笑“死了都死了是朕之罪是朕之罪啊”

本就苍白的脸色在如此激情之下,显得愈发惨败。

安史之乱这就是安史之乱不,这仅仅是安史之乱的一角,是乱局的开始

这个想法如同火中浇油,那一瞬间门,悲愤直接将他吞没

“门下省上可封驳天子制敕,下可于章奏上落墨涂讫。今有诏,门下省除封还驳正天子诏书外,还可涂归。”

生怕大臣们没理解,李隆基强调“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意思就是,皇帝所书圣旨,如果中书省觉得不合适,可以把它涂改,而后归还给皇帝。

在汉时,就有大臣封还皇帝诏书的例子,譬如汉哀帝假称太后遗诏,要封自己爱人董贤二千户,被宰相王嘉封还诏书。

不过,汉时封驳只是偶然几例,且依照大臣意志行事,并未成为正式制度,直到大唐贞观年间门,封驳制度才得到确立与发展。

唐皇李世民因担心有封驳权力的门下省官员奉承诏令,不敢封驳,曾多次告诫他们要严守职权,若觉得皇帝诏敕有不当之处,都应该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或者封还诏书,避免皇帝乱来。

譬如贞观时期,军中人员短缺,李世民想要征用未满十八的男子中身形硕大者,被给事中魏征启用封驳权限拒绝签署下发,李世民又发诏,魏征又拒绝,足足发了四次,魏征也拒绝了四次。如此,李世民才作罢。

正因李世民以宽广胸襟主动维护封驳制度,而非直接皇权压人,掀桌子反悔,这才改变了华夏史上臣子大多顺旨而行的情况,风气为之一清。

整个大唐乃至后世,都沿用了这个制度,为皇权上了枷锁,制止大部分皇帝的胡作非为。

当然,其他皇帝也不会任由自己被限制,比如明朝,就搞出了内阁票拟,内阁负责政策,皇帝同意就会批朱,不同意就让内阁重新拟定,而如果六科使用封驳权,那矛盾就会转移到六科和内阁之间门,皇帝美美隐身,皇权也就不受限制了。

而涂归下行文书的权力亦是唐时中后期出现,玄宗朝尚未出现。

李隆基生出此念,至少在此时此刻,他是悔恨的。

他泣如雨下“朕要学太宗之行,好好约束自己,绝不再做如此狂妄之举。”

群臣感觉自己好像活在梦里。

那个泰山封禅前,虚心纳谏、克己复礼,不追求享乐,不傲慢自大的圣天子,要回来了吗

他们愣了很长时间门,欢呼声冲破云霄

“圣人贤明”

李隆基却是苦笑,不敢再应承这种话“朕不贤明。”

若是贤明,怎么会出现此等情形

潼关天险被破。

唐军二十万众仓促出战,几近一夕覆灭,唯余八千人惨活,哥舒翰被俘,长安失守。

贞观年间门。

李世民似乎无比平静“无妨,胜败乃兵家常事,朕亦败过。只要冷静下来,定然还会有反败为胜的余地。攻到国都又怎样,来人,取舆图来,朕要看看如何应敌。”

四下无人应答。

李世民异常排斥这种安静,提高声音“来人取舆图来”

同时,侧首一看,正对上那些静止不动诸人的视线。

“陛下。”他们哭着说“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你。”

你不在那里。

是以,开启了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迁之始。

李世民呼吸一滞,他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随后,缓缓坐到了台阶上,垂着头。

“是啊”他怔怔地说“坐在大明宫里的,不是我。”

秦王破阵

但安史之乱时,再没有秦王挺身而出,大破敌军,守护大唐,守护大唐百姓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