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给秦始皇直播胡亥玩死大秦 > 第44章 八岁李隆基:成年的我脑子没病吧!

第44章 八岁李隆基:成年的我脑子没病吧!(1/2)

目录

武周时期。

武曌在心里算了算。

范阳、河东、平卢,共有兵十八万三千九百。

比大唐十大军镇兵力的三分之一还多

算出来后,武曌愕然看向这孙子“来,告诉祖母,你心里在想什么”

将近一半兵力,全丢给一个将领

“孙儿不知。”在一片几近凝固的氛围中,李隆基艰难地开口。

他哪里知道长大后的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啊

“孙儿只想说”

“什么”

“他脑子没病吧”

武曌挑眉,眼角微妙地弯起弧度,似乎是被李隆基这句话逗笑了。

李隆基窥见后,心头微微一松。

上官婉儿在旁边磨墨,记录天幕所放画面。但这也没妨碍她此刻无声瞥李隆基一眼。

让她在女皇身边做女官的不是她那美丽容颜,而是她那聪慧的脑子。正如此刻,上官婉儿便看出来,临淄王未必是真觉得天幕里那位大唐天子脑子有病,而她们武周圣人也未必是被临淄王说到心坎上。

一个为自己性命有意讨好,一个像逗弄小猫小狗一样接受讨好。仅此而已。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伙同史思明谋反。

安史之乱,由此爆发。

而在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头疼地掐住自己鼻梁。

不要问他为什么头疼是掐鼻梁,就像不要问他

“明明圣宋是为了避免像唐朝一样发展成弱干强枝内轻外重的军事防卫格局,避免安史之乱再次出现,才收拢军权,实行募兵制。怎么就跑偏到靖康之耻去呢”

这是为什么啊好不容易躲开前朝掉过的坑,结果自己挖了个新坑

赵匡胤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古怪想法该不会后面朝代为了避开宋靖康之耻,会规避宋的一些制度,反而踩进另外的坑

“清君侧,诛杨国忠”

范阳,安禄山一身戎甲,那肥胖得不正常的体型让他能声若洪钟般,喊出起兵口号。

而身为范阳、卢龙二镇节度使,河北落入安禄山手中,原本该镇守大唐北疆的十二万唐军,调转马头,携着行军时遮天蔽日的飞尘,直指长安。

安禄山笑得嚣张

“再调契丹,奚,室韦,同罗三万番兵,南下攻唐”

这些,都是李隆基曾经给予安禄山的权力,番军本该是大唐征战四方的支柱。然而此刻,他们以极其凶狠的姿态对毫无防备的唐人露出獠牙。

安史之乱,被后世人称为中华最惨烈、最血腥的dòng • luàn

贞观。

李世民再次哭个不停,也不知那眼中哪来那么多泪水,止也止不住。

贞观大臣们也不再坐于案后,而是齐齐站起,神情难看之余,还带着六七分肃穆。

那是他们呕心沥血撑起的大唐啊

安禄山连下河北二十郡。

又肆虐河南。期间,shā • rén如刈,焚庐若薙。

大唐百姓已享受了百来年安稳,陡然面对兵戈,慌乱非常,恐惧不安。

然而,也是大唐百姓,在大唐局势危急,叛军兵逼洛阳之际,当唐将封常清招募兵马时,不过旬日,便有足足六万人应招,皆是市井之徒。

一阵激昂声乐响起,是秦王破阵乐。

这些百姓一生中恐怕只有今天才是直面战士,但他们还是咬紧牙关,双腿打颤地上了战场。

然而,民兵如何与边关军队相比,纵然封

常清是名将,也只能接连败退。

退入上东门,又战不利。

战于都亭邑,不胜。

退守宣仁门,又败。

先后丢失虎牢关、洛阳,封常清退至陕郡,而那些上战场的大唐百姓再也无法离开战场。

“长安长安”

带着绝望的哭声,他们绝望的死去,眼中始终望着长安方向。

那是盛世大唐的方向。

封常清对此时正在陕郡的名将高仙芝言“潼关无兵,若贼奔袭,长安危矣,当弃此地,守潼关。”

便取太原仓钱绢分与将士,余者皆焚。二人领兵退守潼关,构筑防御军事,数次击退安禄山军马,保住长安屏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