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095(4/4)
盐业巨利,有部分大臣也牵涉其中,因此并不支持这事“陛下,盐引已经发得够多了,现在江南等地缺一部分盐,不若让商人前去南越采购,岂不两相得宜。”
“南越路途遥远,这事小商人恐不好办,陛下,微臣认为刘记这提议可,刘记拥有船队,可降低采购成本与运输成本,早日满足江南百姓用盐的缺口。”有官员不赞同。
大臣们分成两派,各不相让。还有一部分只是在一旁看热闹。
崔元庆还在愁银子的事,有些心不在焉的,没发话。
等下了朝,柯建元找到他,低声道“崔大人,属下认为刘记需要盐引一事是咱们的机会。”
崔元庆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怎么说”
柯建元笑道“大人,一张盐引一万两,这完全可暂解国库之困,也可解大人之忧”
“区区十万两而已,能起多大作用。”崔元庆无奈地苦笑道。
这次刘记上的折子是想购十张盐引。
柯建元摇头“大人此言差矣,听闻这刘记富得流油,让其出一百万两也是不难的。咱们可私底下与其沟通,让他们一次性拿一百张盐引,岂不是就有上百万两银子了”
十万两柯建元不怎么看得上,是因为这笔银子解不了他目前的困局。但一百万两就不一样了,这笔银子完全可以将最近三个皇子公主的婚事和册封办好,如此一来,户部的银钱又能多撑一段时间。
他立即坐直了身子,问道“一次拿这么多银子出来,刘记能答应吗”
柯建元轻蔑地说“他们不答应也得答应,要么一百张,要么没有,这事大人愿意出面替他们争取说情就已经是给他们脸了。他们若不答应,那大人完全可袖手旁观,左右也没什么损失。”
“有道理,我这就让人去通知刘记。”崔元庆连忙安排了心腹走一趟客栈,去见刘记的人。
下午,心腹便回来了“大人,刘记的人听说要一口气拿一百张盐引,有些勉强。但经过小人的劝说和解释,他们已经明白了大人的难处,因此答应了下来,还送了一件礼物给大人,请大人多多关照。”
说着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
崔元庆打开一看,是一方上好的端砚,而且有些年头了,估计得值个几百两银子。这些商人果然是有钱,他天天为了银子发愁睡不着,人家一出手就是他几个月的薪俸。
盖上盒子,崔元庆说“既然他们已经答应,那我进一趟宫,尽快将此事敲定了,省得陛下否决了这事。”
现在不同意此事的大臣居多,站出来支持的寥寥无几。
这事对延平帝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若不是他前阵子才夸了刘记,估计这会儿就已经驳回此事了。
但崔元庆有信心让陛下答应这事。
延平帝正在延福殿处理政务,听说崔元庆求见,就让他进来。
“微臣参见陛下”崔元庆进殿先行礼。
等了一会儿,延平帝放下了笔,抬头道“免礼,崔尚书,代王的婚事筹备得怎么样了”
崔元庆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礼部那边打了小报告,延平帝心里不高兴了。代王大婚这事,本是由礼部筹备,关户部何事陛下这么问,分明是在问银子为何还没拨过去。
崔元庆无比庆幸自己走了这一趟,不然面对皇帝的责难,他还真是没办法,撑得过今天也熬不过明天。
“陛下,微臣正是为此事而来。”崔元庆据实以告,“陛下,郭大人在任上时为平息红莲教作乱,花了不少银钱,将户部的结余都花光不提,还借了一笔银子。如今微臣上任不久,又遇利州地震,所费颇多,导致国库紧张”
延平帝可没耐心去听这一笔一笔的细账,他皱眉打断了崔元庆“你就说吧,国库到底还有多少银子”
崔元庆直说“还有一百五十万两”
“那不得了,这么多钱,抽一笔出来办代王的婚事还不够吗”延平帝不悦地说。
以前郭富在,这些事总是办得稳稳妥妥的,哪有这么多的事。
崔元庆垂首道“回陛下,马上到四月,各衙要发薪俸,禁军那边也要拨一笔军饷过去,还有天气转热,禁军换衣的时节到了,下个月的银钱会比往常多一些”
听到这些个数字延平帝就头大,按住额头道“还有吗”
哎,要是郭爱卿还在该多好。
平心而论,崔元庆干得并不是太差,无奈他有个干得极好的前任。这么一对比,就衬得他特别无能了。
崔元庆听出了延平帝心里的不爽,连忙说道“陛下,微臣这里有一计,可解国库空虚之困。”
“说吧。”延平帝冷着一张脸。
崔元庆赶紧说“陛下,今日朝堂上,刘记上奏想购买盐引这事给了微臣启发。微臣听闻,刘记商行生意做得极大,富可敌国,十万两对他们应是轻而易举,百万两应该也不难。因此一下朝,微臣就让人前去找了刘记的人,跟他们商量,让他们一次性购买一百张盐引。这样既可让南越多余的食盐有路可销,又能让户部多一份收入,岂不是两全其美”
延平帝听了这话,一口就答应,紧绷的脸色都缓和了许多“好,崔爱卿,这事做得不错。”
至于盐引会不会泛滥,商贾会排多久的队才能拿到盐,甚至可能永远都拿不到盐,延平帝完全不在意。
崔元庆心底大大松了口气,这事总算是成了。
他连忙道“是,陛下。”
当天,延平帝就下了旨,批了一百张盐引给刘记商行。
国库也顺利入账一百万两银子,崔元庆大大地松了口气,皱了许久的眉心总算展开了。
他拍着柯建元的肩膀,有意示好“此事多亏了柯大人的妙计,不然还有得头痛。今天天气好,又有喜事,咱们去喝一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