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打酱油(3/4)
郑世安出城之后,拱手致意。
李元徽也清楚对方完全按照程序做事,因此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抱拳还礼道:“郑县尊不必多礼,我奉卫王之命前来许昌驻扎,防备瓦岗军逃窜,郑县尊也是勤于王事,何有冒犯之说?”
李元徽率军进了城,接风宴上一叙出身,他与这个郑县令还是亲戚。
郑世安出身荥阳郑氏,是李元徽长嫂的族兄,两人还是同辈。
因此称呼也就变成了“郑兄”和“贤弟”。
这就是世家门阀,盘根错结,一叙出身,就没有攀不上的关系。
在了解许昌周边的地形地势之后,李元徽也就基本放心了。
从许昌到睢阳之间,除了涡河和颍河,蔡河,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在这种地形作战,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燕军骑兵的机动优势和冲击力,自己只需要防止睢阳方向的瓦岗军西进颍川郡和陈郡,就算完成任务了。
即便是瓦岗军主力过来,也能凭借骑兵优势拖住他们的逃窜步伐,从而给主力大军追击创造时间。
而李元徽在到达许昌之后,每日除了照常安排骑兵轮番巡察许昌和陈郡之间广袤平原之外,基本上就没具体事物可做。
于是他开始跟麾下的几个校尉拉拉交情。
他这一营五千余人,分作七部,校尉分别是扶风人马保宗,扶风人郭孝恪,扶风人窦鉴,扶风人刘同,以及南阳人张君谟,长安人慕容保,以及幽州涿郡来的大老刘。
七個校尉,四个是扶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