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言商(2/4)
朱海军看他们的表情,心中有点得意,看看,大明朝最有名的几个人,学识还不如自己这個普通老百姓呢!
想着这个,他便兴奋地说道:“这个先不说,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
“总结来说,你是轻视了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只是看到了他们的负面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商人的存在,会让商品有流通的可能。比如南北货物互市,会平抑非当地商品的价格上涨。道理很简单,商品多了,价格自然会下来。那么购买商品的百姓便会获益,这个能想明白么?”
听到这个问话,朱元璋点点头。虽然这个说话方式比较特别,但是道理并不难理解的。
于是,朱海军便继续说道:“商人正面作用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我生产的货物如果在本地卖,最后卖不出去会堆积的话,那我是不是不会再继续生产;但是,如果我生产出来的货物都被商人贩卖去了别的地方,生产多少就贩卖多少,那我是不是会积极生产?“
“这么一来,一个简单的事实便是,本来我一年就做一百双鞋而已,可是因为鞋子都能被商人贩卖走,所以我一年能做两百双鞋了。我的收入是不是会增加,这个社会上鞋子的数量是不是会增加?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其他所有货物上,社会的物资就会因为商人的贩卖而变得多起来。这个道理,能明白了么?”
道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服气的,当即说道:“但是,商人在这个贩卖的过程中,不是生产,却从中赚取了极大地利润,不劳而获,是否可恶?”
一听这话,朱海军有点无语,稍微想了下,然后才回答道:“商人确实不是生产,但是他们贩卖这个过程,也是付出了劳动的,也要有劳动报酬,这不合理么?至于他们赚多赚少,这是要看他们的本事,如果眼光太差的话,也有亏本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