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高估了许珍珠的脑子(3/4)
许宁言都懒得跟这些人打交道,看地里的活已经干完了,就琢磨着是不是要去一趟县城,把做发圈的材料给买回来。
免得夜长梦多。
大队长和支书也是这么想的,一等队里的事情忙完,就找上了许宁言,问买材料的事情。
去县城自然是简单,而且材料李建国都答应了帮忙,许宁言不着急。
倒是顾致远在一旁提醒了一句,这做发圈创收,看似一件小事,可里头牵扯到东西不少,的事情都讲清楚说明白,让大队长和支书心里都有谱了再开始。
不然东西买回来了,一时分配不均,大家闹起来,得了埋怨,岂不是好心没好报?
许宁言对这方面是弱项不说,就是大队长和支书,管生产队平时的生产,安排任务还行,这第一次做东西出来,卖给城里,心里也没底。
一听顾致远的提醒,都齐刷刷地看向了他。
顾致远揉了揉额头,这些事情他本不愿意沾惹,不过看在许宁言的份上才多一句嘴。
话已经说出口了,还能怎么办?
只问这活怎么安排?材料是有数的,若是有人不安好心,将做好的东西私藏怎么办?或者拿出去卖,送人怎么办?这个东西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被人一仿制,就不好卖了。
还有,材料大队出钱,算成本,定价怎么定?
只这几点,就让大队长和支书脑子差点干烧了。
回过神来后,两人拉着顾致远和许宁言琢磨了半天。
干活安排还好说,谁家媳妇姑娘手巧,就交给谁去做,按件数来计工分也就是了。
至于材料,领多少要登记的,能做出多少来,那手工厉害的婶子,只做一个样品,心里就有数了,让她们估算好了用量,把好关。
至于东西做好后,可能会被私藏或者拿出去卖送人,这个只能靠大队长和支书三令五申,然后定下规矩,若是发现,全家都扣工分,这样估计能管用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