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惊掉下巴(2/4)
此画是钱维城画出来进献给乾隆皇帝的。
画面上远河一侧,护栏之内双松并峙,拳石绿竹之间,一亭翼然。
亭后有叠石为山的园落,其中有轩、有楼、有亭,亭后有溪有桥。
坡石间乔木扶疏,境界极为幽静。
亭前运河之中停一舟,桅杆上的布帆已经落下。
画面带有纪念性的写实味道,坡岩树石、舟船房屋都画得严整不苟,然皴擦勾勒却力求清润文雅,以符合乾隆的审美趣味。
此画画的是钱维城的家乡故事。
说北宋元符三年五月,苏东坡因大赦北归。
六月由海南琼州渡海至廉州,年末渡岭表经安南至虔州。
五月行至真州遇瘴毒得病,至常州渐不能起。
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去世。“吴越之民,相哭于市。”
常州士民遂于东坡当年泊舟处筑亭纪念,名为“苏轼舣舟亭”。
钱维城作图以记,代表了乡里士民的一种荣耀之感。
画尾的题识为:臣钱维城恭画
另外专门书写一段向乾隆汇报此画的情况,为:
常州府志云:东坡舣舟亭,在府东门外文成里……后改为庙,今毁,复为亭。臣钱维城敬绘,并恭记。
画面中也有乾隆亲自题诗两首:
其一为:玉局信风流,溪亭佳话留。至今石岸侧……吴门知不远,更有仰苏楼。
丁丑仲春御笔题于毘陵舟次
钤印:几暇怡情、乾隆宸翰
其二为:侍臣昔日图乡景,适在运河岸侧边……独怜写者古人事,写者亦今为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