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国家岁收(2/4)
昔日岁入六十亿钱,凉州段颎十年先后平西羌、东羌,所费四十四亿钱,平息羌乱,尚且需要减公卿以下奉、貣王侯半租,占卖关内侯、虎贲等以补其用。”
当初桓帝抄没大将军梁冀家产,拍卖折现后得了三十亿钱,于是当年天下税租减半。
袁滂所说的对羌作战大体是桓帝掌权时候的事,钱不够桓帝就降官员俸禄、去借王侯的田租,卖官鬻爵。
从减税和卖官的角度来说,桓帝其实比灵帝强多了,换成灵帝是绝对不愿意用这三十亿给天下减税的,而灵帝卖官最初目的真的只是为了享受。
袁滂继续说:“将一万步骑,每岁至少要花费一亿钱,再超出一两千万也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我统合账目,至多能拆出五千万钱。”
曹嵩在当司徒前就是大司农,他如何不清楚今年的国家总收入绝不会比去年的三十四亿钱多。知道即便是五千万钱,想要挤出来也是很难的事。
他替袁滂说话:“无米难为炊,当初欠给王侯的田租还尚未偿还呢,南匈奴及乌桓义从随军作战的赏赐亦断绝数年,非是不愿,实不能也。”
曹嵩再能捞钱也无力拿出一亿钱了。
崔烈没再说什么,朝曹嵩拱了拱手,五千万钱已经满足他的心理预期了。
杨彪也无话可说,在他看来,只要能确保不丢掉凉州,叛军不影响三辅即可。没钱就是没钱,除非灵帝再出西园钱。
国家收入三十四亿钱看似不少,但花钱的地方更多,首先光是全国十三、四万官员色吏的俸禄就要花费二十三、四亿钱,这还是因为桓帝连续减了两次俸禄,不然还得多花一亿多钱。
乍一看还剩十亿钱,但天下不止凉州一地,朝廷也不止需要供给汉阳驻军一军。
雒阳城的防卫力量,包括即将回归建制的北军五营,还有雒阳外守卫京都的八关都尉部,边疆除了郡兵还有专门设立度辽营、渔阳营等边防军,也需要国家出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