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全员装的(2/4)
“但你们怎么保证,王伏胜死,你们就能拿……呵,是陛下的毒,你们把陛下算进去,就是这么算的?”顿了顿,徐有功脑子里再次浮现武则天女扮男装时说的那些空话,“天后知道吗?”
“应当不知。计划里原本没有她,我也是最近才知道,”
“事实上,大人,林如海大人还给你留了一些手记……”
有人小心翼翼的说,徐有功这才开始低头,发现自己早就维持冻僵了的姿势,接着就是跟随他们回到山洞里,许是洞内的一切让他想起了不好的回忆,问:“那那些铁匠可不是……”
“大人看册子就全明白了。”
徐有功就听话打开,他们开始整理林如海的遗体,徐有功也想去,但是霄归骅说让他尽快了解真相,制定下一步的计划,他就不得不压下一切。
——
“贞观十一年,太宗令,民间多发展农业,提农耕术。
“十一年二月,除京师外,全国各州县都置劝农使一员。吾任职。”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崇尚节俭,遣散宫女三千多人,下令免去四方珍贡,农业及民生欣欣向荣。
“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
“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鹤离去与翠微宫含风殿……太宗,千古。
“贞观二十三年,八月,河东道地震,晋州地震,累计死五千余人,新皇登基前便为晋王,群臣议论。”
“又三日,第二次地震,还是晋州。新皇免除2年的赋税徭役,又给宗室、元老功臣们加官进爵,以稳定人心,可这并非良策,当年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
“贞观二十三年,十一月,晋州三次地震。又震,冬无雪。所谓瑞雪兆丰年,冬无雪,半年震三……”
在徐有功翻阅林如海的记录时,李治也在同样翻看那些年的卷宗,似乎登基时的一切还仿若昨日。
当年李治才上任,便是接连的天灾人祸,好容易挨到改元永徽,不想晋州继续地震。
当年他虽为皇帝,却也只是二十岁的少年,只能对大臣们说:“朕登上大位之后,定是赏罚不公、政教不明,导致晋州等地多次发生地震。你们回去以后要上书,评论朕的过错,好让朕及时整改。以祈求风调雨顺……”
可根本转变不了局面,晋州第五次地震。
灾害多,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能不能及时的解决,他也想要尽快解决,然而……人祸的插入,却让这天灾不是那么容易解决。
当年,早在李世民时期就已经归附的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在这时,反叛大唐自称可汗,同年底,雍州、绛州、同州等九州又发生干旱蝗虫灾害……齐州、定州等十六州又爆发洪水……
一直到永徽二年,终于半年没灾害,李治终于有了喘息机会,可地震又开始来了。
晋州第六震时,李治都以为或许老天爷真在警示于他,警示他与……原本是庶母的武则天私通。
可是,李治不信,而且,李治也很想从舅舅长孙无忌的手中挣脱出来,但他没有权,只能忍气吞声。
虽勤勉,却只能孤家寡人,直到——
武则天入宫。
和武则天的相遇是因为祖训。
照规定,新皇必须要在先皇死后,前往感业寺烧香。
于是,他和武则天就有了倾诉心事的机会。
武则天的进宫,有王皇后的功劳,为了打压萧淑妃,王皇后让武则天进宫,分走萧淑妃宠爱,而武则天入宫果真天下安宁。
于是,李治在永徽二年,将武则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