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态度转变(3/4)
翌日,杨宁引兵向北,兵发著县。
战兵依旧是五千人,运送粮秣物资的民夫则有过万之众。
之所以发动这么多民夫,当然不是因为历城县聚集的流民多,而是为了战后能迅速把战利品带回,乃至就地安置他们。
在进入著县之前,大军需要先经过漯阴县,因为跟范家已经达成过一次交易,双方有了些情面,杨宁便派人去知会了一声,免得引发对方的紧张与恐慌。
他们毕竟是五千战士,声势浩大。
没想到的是,范家会错了意,以为杨宁是向他们展示军威,出之前那口军械被临时加价的恶气,遂专门派了犒劳大军的队伍,带着酒肉粮食在道旁相迎。
“先前是我们小气了,多有得罪之处,还望杨将军勿怪,如今这世道兵危战凶,购买兵甲的大族太多,价格的确上涨不少,先前并非是我们刻意加价。”
在道旁亭前跟杨宁见礼致歉的,是一名在范家很有份量的中年男子,名叫范钟鸣,之前双方交易时正是此人出面。
不同于彼时的拿捏姿态,眼下范钟鸣在彬彬有礼之余,还带着不少示好之意。
说着话,范钟鸣指向自己身后的一队骡车,言辞恳切地对杨宁道:
“虽说我们不曾刻意加价,但杨将军起兵保卫桑梓乃是济南郡百姓之福,我们范家亦有庇护桑梓之心,只是德薄力微做不到杨将军这份上。
“但该表的心意不能少,别的不说,卖给杨将军的兵甲不仅不能依照市价,还必须减免一些。
“这是重新计算价格之后,用剩余的钱换的兵甲,现在尽数交给杨将军,还望将军不要怪罪我们自作主张。”
杨宁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心情大好地扫了几眼那队骡车,大体估算数量,上面的兵甲怎么也有三五百套。
范家示好的诚意的确足够,眼下正是杨宁缺兵甲的时候,这些东西他正好得用。
张明成在一旁看得暗暗撇嘴,对范家的心思不屑一顾。
靠着跟石勒的关系,范家有制造兵甲的作坊,无论器具、工匠、工艺还是材料源头都齐备,可以持续不断生产军械,若是杨宁眼红,发大军把他们灭了将作坊据为己有不是不可能。
范家毕竟是投了胡人的,曹嶷不好动他们情有可原,但杨宁起兵的旗号却是抗胡,打他们顺理成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