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先公后私(3/4)
朱任侠首先把第五名的来信内容对众人大致的讲了一遍。
“在我们离开长安镇的这两个月的时间内,大量躲避战乱的难民涌入长安镇。到目前为止,我们长安镇的百姓已经将近七千人。”
江冠军、金珠纷纷侧目:“看来果然如咱们的预料一般,播州的战事越激烈,前去投奔咱们长安镇的难民就越多。”
朱任侠继续说道:“镇上的居民越来越多,光指着天尊救济终究是无源之水。因此五师爷发动百姓们外出开垦土地,趁着现在正是春季,多垦田多耕地,争取到秋天能够获得丰收。”
在场的三人纷纷对第五名的策略表示赞同。
“五师爷做得对,就应该让百姓们劳有所得,自力更生。”江冠军说道。
金珠说道:“不愧是五师爷,留下他主持长安镇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眼红赵云做了锦屏县的县令?”
朱任侠莞尔笑道:“五师爷说了,他替赵县令高兴还来不及,岂会有嫉妒之心?他还在书信里说了,非常满意在长安镇主持大局,就算拿县太爷的乌纱帽跟他换,他也绝对不换。”
“五师爷光发展经济不行啊,有没有继续壮大民壮团?咱们长安军的规模还得继续扩大。”
庞飞鸿对种田耕地之类的话题不感兴趣,找个机会把话题扯到了军事上。
朱任侠转动着手里的茶碗,不疾不徐的说道:“五师爷和路不平他们又组建了一支六百人的民壮队伍,不过路不平、欧阳封、江蛟他们都没有多少军事素养,练兵一塌糊涂。
因此五师爷希望我们能给他派遣一个有军事水平的人回去担任营长,我正是为了此事召你们三位来此。”
沉吟片刻之后,江冠军首先发表了看法:“目前来说,咱们长安军中军事素养比较高的人有丁啸、朱君剑、徐乐、侯捷,还有新来的高通,也是个不错的军官。”
朱任侠直接将自己的建议说了出来:“目前叛军已经撤退,贵阳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因为我感觉由庞营长返回长安镇训练新兵最好。”
庞飞鸿抱拳道:“属下愿从差遣,镇长需要我去哪里我便去哪里!”
朱长安解释道:“经过这段时间的招募,咱们长安军的人数达到了一千两百人。但是想要在平定杨应龙之乱中立下大功,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增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