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人生何处不相逢(3/3)
因为如果一旦饥饿的流民一多,那么只要他们看到了张泛这边有食物,造成的景象就会是流民们蜂拥而至地前来抢夺,就算张泛身侧有几十个持刀的宾客那恐怕也无济于事。
张泛在贴身的宾客保护下跟小高顺的父亲搭话了几句,当时成廉、吕布他们都还蹲在五原郡那边。
张泛问了几句话之后,也就没在多言,拍拍屁股准备走人,除了让人送点吃食和一点路费盘缠外,还多说了句如果高顺他们一家人是要去南方避难,那么去雁门马邑也是可以的,因为他们马邑张氏可以收纳流民耕种田地。
这当然不是张泛看见高顺一家人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而是说他的目的也包藏私心!
那个目的或许说很单纯,那就是张泛想要人口!
这个世界,人口便是大多实力的来源!
不过张泛倒也不强求,他一路上从马邑到这也遇见过几支同样避难的人马,只要人数不是很多,张泛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一样的。
高顺就这样呆呆地看着张泛转身离去,高顺的阿父阿母也是如此,接过张泛身边人递来的东西之后便沉默着。
只是片刻后,高顺的父亲便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听从这个小贵人的话去雁门马邑!
他的想法很简单,他没见过如此心善的贵人!
以高顺父亲几十年的眼光来看,用军中话来说就是,他觉得眼前这个张少君是个值得托付性命的!
于是高顺父亲便让妻儿赶紧吃些食物垫垫肚子,然后自己来到即将要走的张泛身边,说了要去马邑的想法之后,张泛当即哑然失笑。
然后张泛便让下人给了高顺一家更多的食物和钱财,再指明了去马邑的方向。
张泛一行人还有正事要办,是不可能带着一家流民的,眼下做到的事情已经仁至义尽。
就这样,张泛和高顺的第一次相见结束,彼时的那个骑着白马,谈吐举止皆不凡的少年少君的印象已经深深刻在了高顺心中。
更重要的是,就算那时候的高顺年龄还小,但也在恍惚之间,起了为这小张少君报效一生的想法。
小高顺便就此记住了那个少年贵人的名字——雁门马邑张泛!
“太祖少乐善,常奔走诸方,见饥寒之民不忍,散左右以馈遗之,悲曰:“谁之过也!”————《后晋书》卷1《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