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家队,我来了(2/4)
2007年,是杨启光在省队女队执教的第十年,这十年里,他也往国家队送了几个苗子,但是都没有打出来,H省在全国比赛中也很久没有拿到冠军了,他着急的在四十岁的年纪头顶已经秃的差不多了。
杨启光觉得不能再被动的等培训基地输送人才了,他决定自己去各个培训基地找人,本来市少年宫是不在他搜寻的范围之内的,因为少年宫不是专业的培训基地,基本上都是兴趣爱好者,想走职业道路的都不会选择少年宫,但是找了所有的培训基地都没有发现特别好的苗子,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医的心态去了市少年宫。
那个时候的苏念才7岁不到,因为家里人忙,放学之后没有人照顾,所以把苏念放在少年宫学乒乓球。
杨启光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苏念,她太小了,基础都没有打好,也不符合省队的接收标准,看了一圈,发现没有自己想要的人,杨启光都准备走了,突然看见一个留着短短的头发,分不清是男孩还是女孩,端着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盆,盛着满满一盆球,都冒尖了,小心翼翼的端到球台边,等着教练给她练多球。
这让杨启光感到很诧异,少年宫的小孩子打球基本上都是被家长送来的,没有人愿意放学之后不能玩耍,所以打球基本上都是敷衍,教练让拿一盆球训练,基本上端过来的都是半盆,苏念那个满的都要溢出来的盆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苏念,你怎么又拿了这么多。”少年宫的教练也哭笑不得,但是小孩子喜欢乒乓球,每个教练都会感到高兴,他还是给苏念开始发球。
这让杨启光感到一点兴趣,他停下来,想看看苏念学的怎么样,这一看,就发现了苏念与众不同的天赋。
正常人学习乒乓球,最难的是发力体系,如何从腿到腰,再到胳膊,集中身体所有的力量在击球的一瞬间发力,一般人练习好多年掌握不到精髓,但是苏念不一样,她的发力非常集中,击球的瞬间全身都在动,每一块肌肉像是一个整体,这就非常难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