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4)
户部尚书是个快八十的老头子,已经请辞过好几次被曹举用尽各种手段留下来的,正儿八经的三朝元老,比曹举年纪还大,偏偏还精气神十足脸上除了一些老年斑和花白的头发在看不出快八十的痕迹,过日子那叫一个精细,一笔笔账给你算的门儿清,再加上文采斐然,整个大郑的文人士子心中威望极高。
于是曹举再次的微微叹口气,快点说吧,说完拉倒,装不住了。
目光习惯性的飘向宫门口。
嗯?
曹举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眼神里的疲惫全都消散不见,让一众惊了一下的百官从新感受到一股上位者的压力。
再老的老虎那也是森林之王,余威犹可震山。
皇宫的走道两侧禁卫五步一岗,个个明盔亮甲看起来威武不凡。
“苏帅军报,大捷!!!大捷!!大捷!!!”
传令的军士嘶着嗓子一手高举红羽军报朝着大殿疾奔。
两侧的禁卫也跟着高喊通传,当然哪个位置有资格喊都是有规定的,没有资格喊得则眼巴巴的看着,互相对视一下都见得对方的眼中的欣喜,得,下值了又得小饮几杯了。
在郑国军报统一用红色漆封,加急军报则插红色羽毛,因此称为红羽军报,由军士换马不换人昼夜八百里通传,遇关口城隘皆需放行,宫门下马上交兵器可直入大内。
一众君臣早已听清,个个喜上眉梢。
当传报军士气喘吁吁得跑到阶梯之侧时早有小黄门等候,接过军报顺嘴吩咐道:“在此地候着。”
此时曹举已经重新恢复了帝王威严,整个大殿之上肃穆庄严。
“陈忠。”
“老奴在。”
曹举右手一指:“念来,你亲自念来。”
“老奴遵旨。”
身边的小黄门将军报递上,陈忠也感觉精神舒畅。
“臣,楚国公、东南行营都总管、梓岭海三州兵马都总管、钦命征南大将军、东南招讨使苏传方奏,臣闻皇天四时,秋者为肃;又闻兵者禁暴除害也。三皇奋于北狄,五帝兵指南荒,前楚虽强终不敌四方暴,乱。盖蛮夷猾我中原者自古不绝。自顷徐曹等伺我兵戈而寇边,东南不安,三州震恐,蔡越趁隙略我岭海,数月之间竟陷地千里,边邑黎庶为之骚然。戚戚三年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