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唯一的出路是提高生产力!(3/4)
首先是发展农业!
鼓励屯垦、兴修水利,查处抢占民田者勒令归还,向百姓发放粮种和耕牛,减免赋税徭役!中华大地生机勃勃,起承载量远远超过了古代百姓的想象;只要当政者不对百姓加以禁锢,他们就能焕发出难以估量的活力!
杨风又在找出明代先进的农耕器具样式图,提前让代耕架、塍铲、除虫车等器具面世,随着政令一同向民间推广!
根据后世经验,在闽浙、岭南鼓励水稻培育,将水稻的种植区域向北推广!
苏湖熟,天下足。提前将湖广地区开发成粮食产地,苏常地区在耕作的基础上,开始向手工业转型!
降低商税,在苏州大力发展桑蚕业,推广后世备受好评的桑基鱼塘模式,同时改革织机,前店后厂,纺纱织布,打造纺织业中心!
宋代已有棉花,但不是主要经济作物,仅用来观赏和少量纺织。直到宋末著名的黄道婆出现,棉纺才横空崛起。杨风直接加快历史进度,让松江棉纺一跃而起!
用苏钢冶炼法代替灌钢冶炼法,钢铁产量明显上升,让杨风的强军计划迅速实现!
景德制瓷、四川造纸!
根据现代地图开发盐、铁矿、煤矿!种茶、种甘蔗!
将后世各区域经济优势提前利用!
大宋上下焕然一新,到处都呈现一种忙碌的景象!
甚至原本的大地主都顾不得土地兼并了,他们敏锐的嗅觉早就问到了翻天覆地大变革前山雨欲来的骚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