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意外发现天国遗物(3/4)
我父母双亡,内心仿佛永远留着两个永远无法愈合的大洞。
看到万通海和万小龙父子,父母惨死的那段记忆再次浮上眼前,那两个大洞再次鲜血淋漓。
中午,我一个人回了小马路。
阳光和煦,柳丝返青,春天已经来了。
今天是周六,小马路两侧的地摊接起了长龙。
有些外地来的贩子,斜坐在三轮车上,一边吃着牛肉卷饼,一边应对顾客们的问询。
这些人被统称为“铲地皮的”,不过,如果没有他们,有些非常意外的“好东西”就不可能出世。
他们没有高级鉴宝本领,只是凭着直觉和运气,在古玩行业里瞎冲瞎撞,混碗饭吃。
我在一辆破破烂烂的三轮车上看到了一架条案,大约有两米多长,一头火烧火燎,黑漆麻乌的。
摊主把吃了一半的烧饼和胡辣汤放在上面,转头去跟顾客砍价。
阳光下,条案烧坏的地方,似乎冒出了隐隐约约的小火星。
我只扫了一眼,就判断那是一块包裹在核桃楸木里的金丝楠木。
条案的厚度是三寸,如果是纯粹的金丝楠木,那就太值钱了。
原主人一定是个聪明人,一块金丝楠木的薄板做不了条案,而且不好收藏。
于是,他在金丝楠木的上下两侧,做了核桃楸的夹板,增加了板材厚度,又不会损伤了楠木,等于是给楠木装上了一层盔甲。
古人喜爱金丝楠木、小叶紫檀这类木中极品,送走老人的时候,往往会倾尽家财,买一口金丝楠木寿材。
那些极度热爱养生的有钱人,都会购置一张小叶紫檀的架子床、罗汉床,作为传家之宝。
从这张条案,我就能猜到,原主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空有板材而无余力将其制成家具,只能是鱼目混珠,聊以zì • wèi。
如果不是恰好站在阳光的上风口,我也看不见木材上的星星点点。
当然,如果不是一场意外的祝融之乱,条案完好无损,也不会有人察觉,一张普普通通的核桃楸条案里面,竟然暗藏玄机。
我走过去,低头看看摊子上摆的东西。
有粗瓷瓶、民国像章、袁大头、竖版古书、搪瓷脸盆、玉石镇纸、黄铜子弹壳、木头枪托……
我皱着眉头思索,这些东西里的哪一件能跟条案扯上关系?
看到条案,只是第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