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社交的方圆艺术 > 第二章 与同事的关系要以和为贵

第二章 与同事的关系要以和为贵(2/2)

目录

——松下幸之助

同事几乎天天见面,各人的性格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的比较明显,尤其各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的多了,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

宋蕾越来越讨厌财务部的王会计,每次到她那里去取报表什么的,都要费半天劲,结果还被经理说成是“办事慢吞吞”!王会计也非常讨厌宋蕾,觉得她整天咋咋呼呼,不尊敬老员工,结果两人越弄越僵,宋蕾摔东西、使脸色,王会计就说东道西、指桑骂槐。宋蕾真想换工作,可除了与王会计的矛盾外,一切都很顺利,她还真舍不得这份工作,她该怎么办呢?

处在一个办公室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跟同事闹矛盾,不但伤害感情,也影响工作,事情闹大了,还容易引起领导不满,影响你的前途,所以跟同事闹矛盾就是在自找麻烦。

其实同事之间有了矛盾,仍然可以来往。首先,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事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达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对你仍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之间的来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是任务。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求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于工作本身涉及到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同事之间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间仍会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关系更好。

要化解同事之间的矛盾,你应该采取主动态度,不妨尝试着抛开过去的成见,更积极地对待这些人,至少要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地对待他们。一开始,他们会心存戒意,而且会认为这是个圈套而不予理会。耐心些,没有问题的,将过去的积怨平息的确是件费功夫的事儿。你要坚持善待他们,一点点地改进,过了一段时间后,表面上的问题就如同阳光下的水,一蒸发便消失了一样。

如果是深层次的问题,你可以主动找他们沟通,并确认是否你不经意地做了一些事儿得罪了他们。当然这要在你做了大量的内部工作,且真诚希望与对方和好后才能这样行动。曾见到有些人坐在一起,表面上为了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大家更强硬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他们可能会说,你并没有得罪他们,而且会反问你为什么这样问。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解释一下你的想法,比如你很看重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也许双方存在误会等等。如果你的确做了令他们生气的事儿,而他们又坚持说你们之间没有任何问题时,责任就完全在他们那一方了。

或许他们会告诉你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或许不是你心目中想的那一个问题,然而,不论他们讲什么,一定要听他们讲完。

同时,为了能表示你听了而且理解了他们讲述的话,你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来重述一遍那些关键内容,例如:“也就是说我放弃了那个建议,那你感觉我并没有经过仔细考虑,所以这件事使你生气。”现在你了解了症结所在,而且可以以此为重新建立良好关系的切入点,但是,良好关系的建立应该从道歉开始,你是否善于道歉呢?

如果同事的年龄、资格比你老,你不要在事情正发生的时候与他对质,除非你肯定你的理由十分充分。更好的办法是在你们双方都冷静下来后解决,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地挑明问题和解决问题都不太可能奏效。你可以谈一些相关的问题,当然,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提出问题。如果你确实做了一些错事并遭到指责,那么要重新审视那个问题并要真诚地道歉。类似“这是我的错”这种话是可能创造奇迹的。与同事相处千万不能太较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它过去,斤斤计较只会使彼此都不愉快。度量大一点,你也不会吃多少亏,反而会有个好人缘。

7.办公室里的十大忌

【社交魔方】

请觉悟“与人共同生活”的重要性,常怀感恩的心,以不忘恩、不忽略感谢、尊重义气的心与人交往。

——松下幸之助

同在一个办公室里,有人能和同事打成一片,有人却孤孤单单,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冲突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也是一个原因,下面这些言行是办公室中应避忌的,检查一下你自己是否疏忽了!

①好事不通报

陆群的表姐是管后勤的,所以单位里有什么好事,比如发几箱水果了、组织看电影了,陆群总能最先得到消息,自然他每次都能领到最好的。但不知出于什么想法,有好事时陆群从来不向大家通报,大家自然也就离他远远的。现在看到陆群一个人行动时,同事就会冷笑着说:“瞧!不知道又有什么好事了!”

单位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一声不响地坐在那里,像没事儿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有些东西是可以代领的,也从不帮人领一下。这样几次下来,别人自然会有想法,觉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后他们有事先知道了,或有东西先领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诉你。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不会和谐了。

②明知而推说不知

同事出差去了,或者临时出去一会儿,这时正好有人来找他,或者正好有他的电话,如果同事走时没告诉你,但你知道,你不妨告诉他们;如果你确实不知,那不妨问问别人,然后再告诉对方,以显示自己的热情。明明知道,而你却说不知道,一旦被人知晓,那彼此的关系就势必会受到影响。外人找同事,不管情况怎样,都要真诚和热情,这样,即使没有起实际作用,外人也会觉得你们的同事关系很好。

③进出不互相告知

你有事要外出一会儿,或者请假不上班,虽然批准请假的是领导,但你最好要同办公室里的同事说一声。即使你临时出去半个小时,也要与同事打个招呼。这样,倘若领导或熟人来找,也可以让同事有个交待。如果你什么也不愿说,进进出出神秘兮兮的,有时正好有要紧的事,人家就没法说了,有时也会懒得说,受到影响的恐怕还是你自己。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它表明双方互有的尊重与信任。

④不说可以说的私事

有些私事不能说,但另外一些私事说说也没有什么坏处,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单位、工种、学历、年龄及性格脾气等;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孩子,有关爱人和孩子方面的话题,在工作之余,都可以顺便聊聊,它可以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倘若这些内容都保密,从来不肯与别人说,这怎么能算同事呢?无话不说,通常表明感情之深;有话不说,自然表明人际距离的疏远。你主动跟别人说些私事,别人也会向你说,有时还可以互相帮帮忙。你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让人知道,人家怎么信任你?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⑤有事不肯向同事求助

轻易不求人,这是对的,因为求人总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但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有时求助别人反而能表明你的信赖,能融洽关系,加深感情。比如你身体不好,你同事的爱人是医生,你不认识,但你可以通过同事的介绍去找,以便诊得快点、诊得细点。倘若你偏不肯求助,同事知道了,反而会觉得你不信任人家。你不愿求人家,人家也就不好意思求你;你怕人家麻烦,人家就以为你也很怕麻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因此,求助他人,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当然,要讲究分寸,尽量不要使人家为难。

⑥拒绝同事的“小吃”

同事带点水果、瓜子、糖之类的零食到办公室,休息时间,你就不要推,不要以为吃人家的东西难为情而一概拒绝。有时,同事中有人获了奖或评上职称什么的,大家高兴,要他买点东西请客,这也是很正常的,对此,你可以积极参与。不要冷冷地坐在旁边一声不吭,更不要人家给你,你却一口回绝,表现出一副不屑为伍或不稀罕的神态。人家热情分送,你却每每冷拒,时间一长,人家有理由说你清高和傲慢,觉得你难以相处。

⑦喜欢嘴巴上占便宜

在同事相处中,有些人总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论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有些人常常主动出击,人家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这种喜欢在嘴巴上占便宜的人,实际上是很愚蠢的。他给人的感觉是太好胜,锋芒太露,难以合作。因此,讲笑话、开玩笑,有时不妨吃点亏,以示厚道。你什么都想占便宜,想表现得比别人聪明,最后往往是人家对你敬而远之,没人说你好。

⑧神经过于敏感

有些人警觉性很高,对同事也时时处于提防状态,一见人家在议论,就疑心在说他;有些人喜欢把别人往坏处想,动不动就把别人的言行与自己联系起来;有些人想象力太丰富,人家随便说了一句,根本无心,他却听出了丰富的内涵。过于敏感其实是一种自我折磨,一种心理煎熬,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苛刻。同事间,有时还是麻木一点为好。神经过于敏感的人,关系肯定搞不好。过分的敏感,就像天平,米多了一粒,就马上显出重了;米少了一粒,就马上显出轻了。如此灵敏的东西,多么难以操作!人与人也相同,你太敏感,人家就会觉得无法相处。

⑨该做的杂务不做

几个人同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总有些杂务,如打开水、扫地、擦门窗、夹报纸等,这些虽都是小事,但也要积极去做。如果同事的年纪比你大,你不妨主动多做些。懒惰是人人厌恶的,如果你从来不打开水,可每天都要喝,报纸从来不夹,可每天都争着看,久而久之,人家对你就不会有好感。如果你自己的房间收拾得非常干净,可在办公室里却从不扫地,那么人家就会说你比较自私。几个同事在一起,就是一个小集体,集体的事,要靠集体来做,你不做,就或多或少有点不合群了。

⑩领导面前献殷勤

对单位的领导要尊重,对领导正确的指令要认真执行,这都是对的。但不要在领导面前献殷勤,溜须拍马。有些人工作上敷衍塞责,或者根本没本事,一见领导来了,就让座、倒茶、递烟,甚至公开吹捧,以讨领导的欢心。这种行为,虽然与同事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正直的同事都是很反感的。他们会在心里瞧不起你,不想与你合作,有的还会对你嗤之以鼻。如果你的上司确实优秀,你真心诚意佩服他,那就应该表现得含蓄点,最好体现在具体工作上。有些人经常瞒着同事向上司反映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同事们平时在办公室里谈论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献殷勤,同事得知后,也极其厌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些小细节看起来不起眼,却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不注意纠正的话,你就会成为办公室里不受欢迎的人。

8.办公室里防小人

【社交魔方】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在不幸中判断他。

——拿破仑

正所谓“人在对小人不应一味逃避,你应该准备一瓶“杀虫刹”江湖,身不由己”,办公室里总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耍手段,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一边应付工作,一边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你憎恨弄权,自己又不会耍弄手段,却不能保证别人不会向你打主意。尤其是当你既有才干又有野心时,有的人便想把你踢出去。这种人多数好大喜功,而且狡猾万分,通常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来一招,全无痕迹。你想揭穿他的诡计却又没有证据。

当然,你不必和别人一样地耍手段,工于心计。如果你喜欢现在的工作,不想辞职,而你所在的机构又流行这种玩意的话,那你便要了解别人玩的手段,打起精神,妥善应付,防患于未然。

有的人善于将谣言作为一种犀利的武器,最大的目的就是想破坏对手的声誉,好突出自己的才干。假如被攻击的对手是一个能干的女同事,他们最容易见效的方法就是用“性”攻击。说她的成功就是因为她和上司和客户之间如何如何,所以才保得住生意,得到老板赏识,以至加薪升级。

有的人对于一般暧昧行为最为敏感,也最津津乐道,若这种暧昧行为发生在公司里,哪怕只有一点蛛丝马迹,他们也会加盐添酱,把事情夸张得有声有色;就算没有其事,也会被他们渲染得“确有此事”一般。

有一位女白领在某外企做事,她的工作能力有口皆碑,职位也频频上升。每当人们一提起她,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位小姐聪明、有学问、有见地、办事一流而且口齿伶俐,不论对上对下,都能把关系搞得极为融洽。这情形引起了某些同事的妒忌,高级职员也很小气,互相猜忌,所以对她也就更加眼红。这位白领的工作需要经常和外界接触,包括她的外国上司。没有多久,便有人传出她的擢升是靠和上司发生关系才得到特别青睐的。这个谣言,刹那间便传遍了各个部门。

谣言使这位白领极为恼火。幸好她修养功夫到家,没有发作,相反倒想出澄清问题的高招。

她没有向上司投诉,而是在一个周末,邀请了上司夫人到她家里做客,同时还邀请了一位平日一起出入的白领做伴。女白领平易近人,转眼间,上司太太便和她非常友善,并于下个周末,回请她俩去野营晚餐。在往后的日子里,她们有来有往。

果然,这个策略产生了效果,没有多久,谣言便平静下来。她的上司当然了解她这份苦心,只是没有道破而已,并对她独自处理这事的方式大为赞赏。

事情虽然烟消云散,但遗憾的是,没有能查出谁是这个谣言的制造者。否则她一定会把这个人叫到上司那里当面质问,令造谣者无地自容。

还有一位女白领在投资公司做事,也遇到同一情形,被男同事说她和客户关系暧昧,才使营业数字直线上升,后来,她稍加考虑后便辞职而去。因为这种看法在原公司不仅难以解除,而且还会愈演愈烈,与其如此,不如离开。

多数公司都是由处事严正、高尚的人管理,有此种事情发生时,如果你大胆要求恶意中伤你的人一同到上司面前分清是非曲直,通常都会令造谣者被辞退或被警告。

另外一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同事有意向你泄露消息或提供假情报,令你在紧要关头措手不及。

譬如,你需要某些重要的资料方可以完成一项决策,而拥有这些资料的同事却有意无意间把重要部分“忘记告诉你”,以致你的计划难以完成,或因此而做出错误决策。又或者会议本来是后天开的,妒忌你的同事明知你赶不完计划,却突然不动声色地和你上司商量提前到明天开会。使你的工作无法在开会前完成,给上司造成你懒散的印象。

另外女性多数知道自己上司的意图,而同事之间也时常闲谈,也可从她们身上获取很多信息。不过要记住,若你已经是主管,有的女同事会妒忌你的地位而有意排斥你。若你工作表现突出,又处在相当高的职位,自然不希望恶性的谣言来伤害你,但如果你没有上级的支持,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谣言未造成大害之前就使其难以存在。

记住千万不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不是上策。成功的正确途径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挑剔别人的失职。如果你所在的公司部门人事斗争太激烈,那就会影响你的工作,而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会中招,所以提出调转或辞职或许是你的明智选择。

9.维持八小时的友谊

【社交魔方】

一切用得恰到好处的力量,会殊途同归,互为补充。

——杜伽尔

与同事相处千万要拿捏好“距离”,太远了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太近了人家又会说闲话,而且也容易让上司误解,认定你在搞小圈子,所以只有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理想的。

有人认为“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有一定道理。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搭档。上司将他交托与你,你首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分工和其他制度。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大前提是公私分明,在公司里,他是你的搭档,你俩必须忠诚合作,才可以制造良好的工作效果。

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联袂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只是,奉劝你一句,闲暇时,以少提公事为妙。

当一位旧同事吃回头草,重返公司工作时,你有必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旧人对你和公司都有一定的了解,即是说他并不需要时间去适应。

首先,你得清楚,这位仁兄以前的职级如何?与你的关系怎样?他的作风属哪类型?如今重返旧巢,他的地位会改变吗?

此君若以前与你共过事,请不要在人前人后或他面前主动再提以往的事,就当是新同事合作吧,避免大家尴尬。要是他过去与我不相干,如今却成了搭档,不妨向对他有些了解的同事查问一下他以往的历史,但要装作轻描淡写,不留痕迹。

某位同事生性暴躁,常因小事就“唠叨”不已,虽则事后他会不把事情放在心上,但事前的粗声粗气或过烈反应,却叫你闷闷不乐。

暗自纳闷,只会害苦了自己,何不想个改善之法呢?须知道,同事相见的时间往往比家人还多,经常如鲠在喉,太难挨了吧,恐怕间接还会影响工作情绪。

对付这些脾气刚烈之人,最佳办法是以静制动。然而,不要误会,并非是采取凡事“忍耐”的策略,相反,却是积极和主动。

细想一下,有同感的肯定不只你一个人,所以不妨就由对方猛烈诉说下去,你却处之泰然,保持缄默。即使有其他同事表示不平,你也坚守原则。直至事情明朗化,对方的态度平和下来,你再摆出明白事理的态度来,细心将事情分析,如此,你必能打败对方。

只有和同事们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你应当学会体谅别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切莫喧宾夺主。不过记着永不说“这不是我分内事”这类的话,过于泾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间的关系。在筹备一个任务前,谦虚地问上司:“我们希望得到些什么?”“要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应该在固有条件下做些什么?”

也永不道人长短。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成熟的你切忌加入他们的一伙。偶尔批评或调笑一些公司以外的人,倒是无伤大雅,但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缄默才是聪明的做法。记着,搞小圈子,有害无益。公私分明亦是重要的一点。同事众多,总有一两个跟你特别投机,私底下成了好朋友也说不定。但无论你职位比他高或低,都不能因为要好这原因,而偏袒或恃势。一个公私不分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更何况,老板们对这类人最讨厌,认为不能信赖。所以你应该知道取舍。好同事不等于好朋友,你应该随时提醒自己这一点。同事关系好,就把你们的友谊留在八小时之内吧,下了班后还是不要侵入别人的私人空间,与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很好,但也要注意火候,太“热”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10.办公室里的助人为乐

【社交魔方】

如果你想要快乐、被爱,那么就不要去要求,不要希望得到任何回报,只是默默付出。

——戴尔·卡耐基

同事之间少不了互相帮帮忙,你对这种事情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应该有乐于帮忙的热心,但也要有分寸。

只要是人,都会有善、恶之分,但是在办公室里交朋友却不可以如此任性,最好是一视同仁地与他们打交道。

同事之间要能同甘共苦。“今天如果不加班的话,工作是怎样也赶不完的!”假如有一位同事一边看表,一边叹气地说这些话时,你也许会说:“唉!真是够辛苦啦!要不要我来帮你忙啊!”若能对他这么说的话,那位加班同事的内心该会多么感激啊!今天我帮你忙,明天也许变成你帮我忙了,这种情形在工作上也是经常发生的。但要注意的是,热心不能太过,你是同事,不是管家婆。

A女士非常重视同事间的交情,待人极其热心:同事夫妻不和,她权充“和事佬”,讲尽好话,决心要令破镜重圆;同事弟弟过了适婚年龄仍无女朋友,她知道后自动请缨当红娘,把所有自己认识的未婚姑娘都拉去介绍给他认识;同事要约会、要办事,有未完成的工作往她桌上一放,她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干……她虽然是热心助人,但却常帮倒忙,同事们干脆送了A女士一个外号“管家婆”。领导对她的做法也不太满意,认为各人的工作就该各人做,A女士实在很困惑,为什么一心助人却还落了一身不是?

A女士的问题就出在她没有把握好“度”,她的帮助施的太滥,这样“助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任何乐趣了。

生活中,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的你,终日忙得团团转。因为除了本身的工作,你还是“清道夫”,对其他同事的要求援手,一概接纳。

但不妨检讨一下,这样做,是否经常弄得你透不过气来,甚至要超时工作,如果达此程度,奉劝你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态度了。

谁都需要休息,要是你没有停下来喘息和“加油”的时间,对本身的工作肯定有坏处。其次人是不能纵惯的,长久做“好人”,人家是不懂珍惜的,即使说你可能是辛苦了自己,却吃力不讨好。所以你应该学习去拒绝别人。

当然不是叫你一反常态,只顾自己,而是请你预先分析一下,那一件工作需要花多少时间,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又可以承受多少工作。别以为自己是超人,没有人可以长期在巨大压力下工作的,请解放自己。

好了,你确实有剩余时间,不妨“择人而助”,那就是研究一下哪种工作可以让你学到新技巧,或在人际关系上有好处。否则,请婉转地拒绝吧。

同事意欲另谋高就,且坦白向你要求做其介绍人。这位同事跟你颇为投契,甚至视你为“好友”,所以你总不应袖手旁观。

然而,在伸出援手之余,请注意自己的身份。

对工作不满意的,是你的同事,不是你,所以,你是绝对不值得为此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坏影响。即使插手,也得聪明点、理智点。

首先,同事仍服务于公司,你若给他介绍工作,等于跟公司作对,即使老板不怪你,要是有人拿此做话柄,在背后中伤你,多少对你是不利的。

如果刚巧确有份工作十分适合这同事,不妨考虑以下方法:请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给同事做介绍人,就是两全其美之策了。

当然,若同事已离开公司,即已不是你的同事,以朋友身份向你求助,你就可以放开手去协助他了。因为没有了利害关系、同僚关系,许多问题都不会发生,你要伸出援手,对你和他都是有益无害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你的同事竟然在公在私均十分依赖你。

“没有你,我真不知怎么办!”同事就常公开这样表示。

千万别沾沾自喜,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试想,别人会怎样想?以为你控制他别有妙法!何况,同事永远不能“站起来”,对你或多或少是一种障碍,你俩只会一起停留在原职位。你实在有必要终止同事处处依赖你的情况。

若是厉言正色,或十分公式化,或公然的向对方表示,你不会待他如过去的迁就,请他凡事自己决定和实行。这样,当然会弄巧成拙,对方一定以为你嫌他烦,或是要独自邀功,对你的好印象当即打折扣。

不妨婉转和间接一些。例如对方要求你照例伸出援手时,可以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间接在提醒他:一个成功人士,必须dú • lì、自信。何况,这样说一点也不会损及大家的情谊。

总之,办公室里“助人”要因时、因事、因人制宜,而且热心也要有度,这样才能给你带来乐趣,才能让双方都接受。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