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2/2)
海报都挂在酒店门口,一目了然。
余徽晓还特意在那个网文作者的海报面前驻足了一会,海报上贴着作者的照片,瓜子脸,麻花辫,带着金丝框眼镜,笑容甜美。这张脸,怎么看怎么眼熟。
余徽晓很仔细很仔细地想了一会,才想起来这人曾经做过她的大学舍友,虽然时间不长,只有半年左右。
作者笔名叫慕晓,真名叫萧沐,正好是反着的,很好记住。
一开始,萧沐跟余徽晓一样,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可大二那年,她转院去了文院,后来俩人再也没联系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她的转行居然如此成功。
余徽晓看着一阵感慨,世界果然是个圆,兜兜转转总能遇到。
想到这儿,余徽晓掏出手机,先给简宁拍了一张海报照片发过去,下一行,打了三个感叹号。
故友重逢,按理说应该去见个面,但这次的旅行计划没有这一项。
余徽晓不喜欢做计划外的事。
而且想想看,只有半年的室友时光,萧沐应该早不记得自己了吧。
“看什么呢?”杨乐突然打断她。
“没什么。”余徽晓看到杨乐,又看了眼海报上“网络小说”几个字,那晚被杨乐“公开处刑”的阴影记忆犹新。现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千万不能让杨乐知道关于她和网络小说的任何事情。
“会议室那边,我占好位置了。还有半小时才开始,要不咱们再逛一会。进去干坐着挺尴尬的。”杨乐说。那位国外专家还没到场,里面全是等着听报告的老师和同学。其中不乏之前学术会议上跟乔必行见过面的。
杨乐小时候最喜欢跟着乔必行去参加学术会议了,学术会议一般都有中场休息,休息时会有美味的茶歇,小饼干啦,小蛋糕啦,水果,牛奶,还有各种甜甜圈和糖果,只要是甜的,杨乐都喜欢吃。
久而久之,杨乐也跟爸爸的教授朋友们混了个脸熟。
杨乐记事儿早,现在都还能记住他们的长相,刚才在会场,一眼就认出来了。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那些教授应该已经将杨乐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杨乐看到那些面孔,还是难免有些尴尬。
可是这事不好跟余徽晓解释,就只能兜着圈子圆谎。
余徽晓不知道一家酒店有什么好逛的,“要逛你去逛,我先进去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