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1/2)
司马光顿了顿:“端王如今还是个七岁小儿,派人送去岭南终生不得回朝,一生自然便无缘宝座。眼下最要紧的是怎么看顾好官家龙体,以及怎么提升我大宋军队御敌打仗的能力。”
司马光话只说了一半,他还想说,千万别把端王送去富贵地界,他那爱好实在太烧钱了!
苏轼听了不假思索道:“提升武力这还不好办,裁减文官职位,科举重视武举,大宋子民不出十年必定骁勇善战。”
提升...武举?让文官给武将腾位置,这从大宋开朝以来简直闻所未闻!苏轼这话犹如一道惊雷,炸的在场之人没一个人说得出话来。
与此同时,天幕上,出使南宋的辛弃疾收到了一道噩耗。
就在他准备接受南宋诰命与耿京一同投靠朝廷时,军中传来急报,军中叛徒张安国杀掉了耿京投靠金朝,原本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一时间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
乍闻突变,辛弃疾又悲又怒,悲的是自己和耿京共事良久,能够有一位如此赏识自己的将帅是何等的幸运,多少个夜晚二人在营帐里把酒言欢共同商量抗金大计,没想到创业未半耿大哥便被小人杀害!
一代英雄、国之栋梁就这般死于小人之手,何其令人愤怒!
然而情绪跌宕之余,辛弃疾还感到一丝棘手。原本和宋高宗赵构说的是耿京会率军投靠朝廷,如今耿京被陷害,起义军人心涣散,他该如何向南宋的朝廷交代?
辛弃疾思索了片刻,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中成形。
“我欲夜探敌营,生擒张氏叛贼,尔等可愿追随?”辛弃疾看向周围的一众手下,漆黑坚毅的双眸表明了他不是在说笑。
在场的人最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他们长官是疯了不成?那可是金军大营,敌军的老巢,无异于龙潭虎穴!哪是让你说闯就闯的!
辛弃疾又补了一句:“人数不必多,五十骑兵足以。”
在场的人原本还是惊讶,再听完这句后,皆露出了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
“主帅,你可知金军营帐有多少人?”耿京身死,他们自然将二把手辛弃疾奉为主帅。
辛弃疾肯定地回道:“金军营帐有五万金兵驻守,但我等此次前去并不恋战,主要是为了捉拿张安国给朝廷复命。我已得到消息,张安国今夜组织了宴会痛饮,我们可趁其不备闯入将其生擒。这几个月搜集情报,金军大营的布防我也有一定了解,届时便选防守最弱的一路突围,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