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3/4)
越朝的大王年纪并不大,但长久以来沉溺酒色,御下不行,在打战期间更是大肆搜刮民膏,朝中有不少臣子,俨然也都跟着投靠了武朝。
赵瑾不在乎那些人品行如何,能用便行。
帝王不是圣人。
捷径在前,赵瑾也不在乎多少细节。
带兵的人是唐韫锦,恢复记忆后,唐世子在朝廷上每日引经据典同文官对骂,凭一己之力提升了武官的文化水平。
当赵瑾下令让唐韫锦当那个挂帅的将军时,满朝文武几乎是没有任何意见。
那个唐世子不打战的时候攻击范围囊括所有自找麻烦的同僚。
不限文武。
在武朝军队就要攻破越朝首都前,越朝的起义军先一步将帝王的头颅砍下,妄想着迁都再重新立国。
只是一个国家不是几个有点脑子的人混在一起建立势力再一起忽悠百姓便可高枕无忧的。
众人皆道做皇帝是多么风光的事情,大多数推翻王朝再重建的人,只想着在权力巅峰之上寻欢作乐。
主宰他人命运。
一个没有系统和合理秩序的国度,根本称不上是一个能够长远发展下去的国家。
果不其然,用不着两个月,起初一起建立势力的几个首领就因为手上的权力闹崩,继而新新建起来的甚至还没有多少遮风挡雨能力的国度分崩离析,恍若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娇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