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2/2)
像禁锢从前那一个个入宫的女子一般。
宫门一入,终生不得出。
这是众多妃子的真实写照。
那也是皇权的体现。
唐韫修被针对时也没有露出什么恼怒的神色,反而是朝堂上曾经跟着唐韫修出征的那位郑郢站了出来。
“御史大人说话倒是可笑,皇夫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的时候,你们都想着向禹越两朝求和呢,下官听闻诸位大人当时甚至还劝陛下将公主和皇子送出去,这会儿战打完了,便要求皇夫不干涉朝政,真是无耻到令人发笑!”
郑郢随唐韫修一起出征时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自认比当时还是驸马的唐韫修更懂得兵法,不服气对方挂帅,如今回来之后,却俨然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显然战场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一听到郑郢提起之前求和的事情,官员们脸上都浮现了不自然的神色,当时朝堂上大多数的人都想着议和,即便送出去了一个皇子和公主,对他们来说,只是损了国威。
皇子是先帝的孩子,孱弱不说,如今皇位上坐着的是他的姑姑,而陛下还年轻,未来肯定会有自己的皇子。
至于公主,只是公主而已。
谁也没想到,在他们想要以国为重请求陛下议和时,赵瑾弄出了新武器,不仅将战打赢了,甚至还反过来逼得禹朝分崩离析,越朝不得不求和。
如今更是将禹朝收归囊中。
这么久以来,他们最担心的便是赵瑾算账。
若是皇帝回想起他们曾经说的话,那便不好说了。
郑郢这句话让不少人脸色大变,他们中有人开口道:“郑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能打胜战难道不是因为陛下英明神武,让人研制出了新武器吗?”
这句话,是完全不将在边关出生入死的将士放在眼里了。
这样的话不仅是郑郢愤怒,就连那些上过战场的武官也得罪开了。
眼看着朝堂之争又开始,赵瑾开口了:“吵什么吵,这么喜欢吵要不要朕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你们来吵?”
她如今的地位已经不是刚登基的时候,这一句话说出来,下面的臣子又跪了一通。
“陛下息怒。”
赵瑾本来就不太舒服,听见他们在下面吵就更头痛了。
兴许是怀孕,赵瑾的脾气见长。
“有些话朕只说一遍,后宫有谁,要不要再塞进去谁,都是朕的自由,再说一遍什么江山社稷为重,诸位便想想自己的乌纱帽能不能一直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