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页(2/2)
两个国家内的士兵战意盎然,甚至在禹朝这里还打出了“要为三王子报仇”的口号。
尴尬的境况便出现了,他们口口声声说要为三王子报仇、为同胞报仇,结果人家全须全尾回来了。
带回来的消息又是另外一个版本了。
武朝皇帝要求拿出每人一千两银子将他们赎回去,为什么没有赎?
谁都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是将士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到头来自己这条命连一千白银都不值。
人心。
为帝者不得不考虑的东西。
赵瑾要的就是这么个局面,安然无恙回去的战俘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他们在敌军阵营里没有遭受虐待,当权者哪里会不生出些怀疑?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怀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迟早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禹越两朝内部如何是他们的事,赵瑾倒是依旧在做自己的部署。
朝中有臣子终于意识到他们如今在战场上的优势,因此京城里面终于也恢复了些欢歌笑语。
寻常的百姓哪里够得着朝堂上的事务,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
新帝登基后,虽然在打战,但他们的日子却依旧有了起色。
光凭这一点,这个新帝做的就不算差,起码不比男子差,甚至更好。
眼下臣子们的想法是,他们这位陛下手上有那样的武器,想必离战争结束不远了。
开战不到半年,从劣势直接扭转局面,和平在即。
而且这次战争之后,只要胜利方是他们武朝,日后禹越两朝不得好几十年在他们面前装孙子?
这样的局面,光是想想就已经让人痛快了。
边境的战争没多久就又打了起来。
禹越两朝近日大概没少派间谍到武朝来打探武器的消息,但凡是制造武器之地,都安排在荒野之地,如今都是派重兵看守着。
寻常人只要是路过附近都会被拉去盘问一番。
间谍想要打探武器的消息,就算是贿赂了武朝的朝廷命官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