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1/2)
妹妹,他倒是够自来熟的。
御医脸上闪过迟疑,只是皇帝不在,炀王和赵瑾等人个个都身份了得,哪里是他能得罪的?
于是,他便硬着头皮给炀王上了药,这是这药粉刚撒上去不久,炀王的表情便逐渐发生变化。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便看见炀王用没受伤的那只手拍案而起,“这金疮药你做的?”
赵瑾不明所以,迷茫点头。
“可能量产?”
赵瑾:“?”
“倒是可以,只是……”
没等赵瑾说完,炀王便略兴奋道:“可能用于军中?若是军中将士能有此药,受伤后便不必过于痛苦。”
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玩意是她刚弄出来的,短时间内哪能量产?
此时赵瑾在炀王眼中的印象,显然发生了改变。
作者有话说:
第110章未雨绸缪
皇帝遇刺不是小事,相反还是责任落下来,此番肯定得有人人头落地。
不管怎么说,偌大的皇家猎场,平时本来就有重兵把守着,巡逻的侍卫没发现这猎场出现了纰漏,本就是重罪,更何况是这么多刺客藏匿其中。
若说是刺客的伪装过于隐秘,难以发现,这话说出去,谁信?
这皇家猎场势必有人出了问题。
刺客的身份更是非同一般,并非武朝人,武朝周围大大小小的邻国不少,这其中最有实力与武朝并肩的,自然是越朝与禹朝,至于其他小国当然有可能成为包括武朝在内的三个国家的附属国。
但说到底,武朝与另外两个国的关系向来保持着微妙的状态,从前皇帝正值壮年时,民生这方面向来的休养生息为主,于是到如今,武朝在战力上并不算弱,只是最大的缺点便是皇室不算昌盛,如今储君人选倒是有了,但还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起码还得再等上十几年才到挑大梁的年纪。
所有人都意识到,皇帝必须在这时候尽快选出小皇子的老师以及亲信,将来辅助他登上高位。
但小皇子的母族并不衰微,丞相在朝为官数十年,他扶持着当今圣上登基,这么多年来,他的学生不少,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再者,还有皇后是他苏家女,朝中的势力原本还能维持着最基本的平衡,小皇子出生后,这种平衡便被逐渐打破,丞相有了一家独大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