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3/3)
因教习女红本就没有收取束脩,虽然有因故退学的,但更多的却是风闻而来,甚至还有些七八岁上的姑娘,被家里娘亲带了来学——晴秋心下欢喜,倒不是说学徒多了许多,而是想到自己小时候,因着家里穷,连针黹都没怎么学过,眼下她却可以教这个小女孩许多。
人多了,再在村口街巷传道受业便不好看相,而且天越发冷起来,晴秋便想着盘个房子,问了几家,不是太破旧不堪就是要价太贵——大约乡民们看出来,外州来的这对表兄妹手里是有财的,因此不免狮子大开口。
为什么不在青碧山脚下建一栋专门安置女工呢晴秋拍了拍额头,山脚下最不缺泥土,盖房子不过就是伐木请工人的事,况且还有鸿哥儿呢!
……
于是这么着,原本歇了一个月之久的鸿哥儿,又着手亲自建起了人生第二栋房子——仍然是一座黄泥和就的土房子。
……
黄泥房子落成晾干,安顿好女工们,转眼也就到了霜降,天气陡然冷了下来,草也渐渐枯黄,正该烧荒了!
这并非一个人能做的事,哪怕叫上鸿哥儿也不济,遑论那些绣娘,晴秋很可惜她们的手,才不舍呢,便去村中请了十多个壮年婶娘阿叔,带上钉耙,割刀,火镰,开始漫天遍野烧起荒来!
而这段时日,她家院里的井也打好了——这是鸿哥儿出钱亲自监工做的,算是整个村坊少数几家有水井的人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