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睁大一些(1/2)
李林甫为唐高祖的堂弟长平王叔良的曾孙,因其善音律,初为负责宫廷宿卫、仪仗的低级官吏,后靠着一套谄媚逢迎的本领,爬上了宰相的高位。
当了宰相后,他在与人接触中总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使人以为他是一位忠臣。
实际上,他的肚子里却藏着毒剑,随时可能暗中伤人。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描写:“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威望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谄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当时与李林甫同任宰相的张九龄,才能卓著,为官清正。
李林甫嫉妒张九龄的才德,总想设计铲除他。玄宗的武惠妃爱倾后宫,所生寿王、盛王特别受宠爱,而太子瑛被疏远了。
李林甫遂在玄宗面前诬告太子等有怨言,并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玄宗大怒,欲废掉太子,与张九龄商量。
张九龄认为,太子为国本,生长在宫中,受陛下的亲教,并没有过失,皇上不能因自己的喜怒而废掉他。
玄宗听后,大为不悦。李林甫当时在场一言未发,后来却在玄宗宠爱的宦官面前说:“皇家之事,何须与别人商量。”言外之意,指张九龄伸手太长,多管闲事。
这些话不久就传到玄宗的耳中,玄宗也觉得张九龄太专断,李林甫又趁机在玄宗面前说了一大堆张九龄的坏话。
公元736年,玄宗欲晋升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张九龄上奏说:“边将训练兵马,储蓄军实,这是分内的工作,陛下奖赏他是应该的,而欲赐以食邑,那就不合适了。”玄宗听罢无言,李林甫当时也未发言,回来却把此话告诉了牛仙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