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1/2)
也是这一年,元景帝突发风疾,每况日下,本就摇摇欲坠的社稷开始暗流激涌,蛰伏已久的阡州世家终于看到良机,与苏洛屿一番互相试探后,达成结盟。
同年冬,在苏洛屿的推波助澜下,阡州世家终于肯向西开辟商路。
次年春,西戎王室通过这条商路,喝到了大楚岭南的第一茬新茶,大喜过望,在与大楚的盟约上爽快签字。
自此,这条商道经久不衰,由最初的亏损碰壁,到后面的一本万利,成为千秋大业前夕的一笔传奇,史书载称锦绣之路。
而鲜少有人知道,锦绣之路最难挺过的一年时间里,曾有一名神秘人为其保驾护航。
此人头戴帷帽,辨不清容貌,常年携一件名为飞羽匣的神兵,武功极高,头脑超群,混迹于庙堂江湖两道,有调动边境守军之权,亦有号召豪杰之魄力,往往叫商路沿途的沙漠悍匪有来无回。
渐渐地,曾作伥一时的悍匪都知道,只要在沿途商贾队伍中看到那抹身影,便断不可贸然上前,否则掉脑袋都是轻的,他还能顺藤摸瓜摸到老巢,给你一锅端了。
直到元景二十三年,苏洛屿明里暗里催促下,元景帝终于允准成立安西都护府。
随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西部三道迅速为安西都护府输入可观力量,让锦绣之路成为明晃晃的官道,一直观望的诸路商人终于安下心来,争先恐后地加入打通贸易的行列。
因前后进展的十分顺利,很难让人不怀疑,安西都护府一事很久以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也就是说,病榻上的元景帝尚还清醒,能稳大局,更能调动苏洛屿这匹嗜血的狼为自己做事。
那位十七岁力排众难,发动宫变夺权,与冯太后分庭抗礼的少年,时隔十六年,再一次展现了他的非凡魄力。
“今年的雪,可比之前两年的大太多了,九妹要是再顽皮,罚去院子扫雪,看见这雪,恐怕又是一番哭闹。”
阿城从大雪中归来,抖落一身落雪,同一旁碰巧前后脚到的郭宣笑谈。
“谁说不是呢?她这两年个子蹿不少,都难得有姑娘样了,但性子倒是一点没变,还跟个皮猴似的。”
郭宣不似阿城仔细,裹着满身雪就往屋内冲。
但很快,就被一根笤帚打了出来。
“大黑驴!把雪抖抖,像什么样子!”九妹从屋内窜出来,用笤帚指着郭宣,“还有你那满嘴的胡子,不知道刮刮?跟个老头一样!”
郭宣只得一边抖雪,一边无奈道:“郡主嘞,姑奶奶嘞,我就一军中粗人,哪来那么多讲究?”
“在王府就得有王府的讲究!”
九妹说罢,抬头看到阿城,当即欢呼雀跃地跑过来,拉阿城进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