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1/1)
Emily:“你说的也对哦。说起来,coyote到底长什么样啊?我只听说过,还没有见过。”
傅思齐想了一下,“就和土狗一个样。”
第二十章: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下)
傅思齐的妈妈年轻时在机关工作,她小时候就住在机关大院里。大院里,同龄的小朋友很多,但除了一对儿双胞胎兄弟,没有谁家里有两个孩子。所以,她一直以为,她们这一代人,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直到她上了大学,见了天南海北的同学,才发现许多人家里都不只有一个孩子。譬如她的好闺蜜潘晓笛,她上面就有一个比她大一岁的“双胞胎”姐姐潘晓歌,下面还有一个刚刚满十岁的加拿大籍弟弟潘晓亮。
老傅夫妻是80年代通过高考进京的“外来户”,他们家在北京没有亲戚。因此,傅思齐不仅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连表哥、表姐见得都少。从小到大,她的好朋友就是她的小姐妹。
除了远在西雅图的潘晓笛,傅思齐在纽约还有两个好闺蜜:李一帆和江姗姗。
李一帆算是傅思齐的半个发小:她是老傅大学同学的女儿,小时候她俩在大人的聚会上经常见面。
李一帆从小就漂亮,而且能说会道的,永远是一群孩子里的老大。她们小时候喜欢扮《还珠格格》玩过家家,李一帆每次都是演小燕子,偶尔也演紫薇。而傅思齐演的从来都是配角:不是金锁,就是柳红,甚至还反串过小桌子。傅思齐小时候比较内向,总有不懂事儿的男孩儿欺负她,每次都是李一帆替她出头。后来,她从多伦多搬到纽约读MBA,李一帆正好也在纽约工作,老傅就介绍她俩认识了。
江姗姗比傅思齐大一岁,是她MBA的同学。她俩是在开学的迎新周上认识的,很投缘,一见如故。
江姗姗和李一帆是在傅思齐二十五岁的生日聚会上认识的。她俩当时正好挨着坐,又都喜欢同一个男团,两人之间有共同话题,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后来,她们自然而然地成了三个人的小团体。哪怕现在她们都很忙,江姗姗的孩子都满地走了,她们仨还是会定期找时间见面。
周日,又到了她们姐妹聚会的时候,江姗姗选了SOHO的一家法式咖啡厅吃brunch。这家店的装修走的是南法浪漫田园风,食客一走进店门就会被满满的绿植和鲜花包围。江姗姗喜欢仙女风的一切,所以她一直都很喜欢这家店,甚至还淘换了同款的蓝色小碎花瓷器回家。
傅思齐到的时候,江姗姗已经在店里坐下了,李一帆在群里说她还要十分钟才能到。看到傅思齐来了,江姗姗从座位上站起来,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哦亲爱的,好久不见呀。”
江姗姗的声音比她的脸还甜美,让人听了就如沐春风。
傅思齐也抱了抱江姗姗,“真的,感觉好久没见了。我们上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来着?是我去北京之前了吧?”
江姗姗:“嗯,差不多,好像是你生日之后的一个礼拜吧?对不起宝贝,这次没能给你过生日。小宝那会儿正好生病了,我实在是走不开。”
傅思齐:“没事呀。你带孩子就够不容易的了,我今年自己都把生日忙忘了。话说,小宝最近怎么样啊?身体好点了没有?”
江姗姗:“嗯,好多了。他之前班里总有小朋友生病,每次他也都被传染了。这边的daycare(托儿所),孩子一生病,老师就让接回家。老张他们公司最近强制回办公室工作,而且要把打卡记录纳入考评,他现在完全不敢请假,每次都是我在家工作照看小宝。小宝一生病就不爱吃饭,每一次都要我哄了又哄,才像吃药一样吃下去一点点,真的是愁死个人。”
江姗姗曾经也是日日在朋友圈晒巨型玫瑰花盒的、加勒比海白沙滩落日晚餐的大美人。傅思齐到现在还记得,张若愚为了打听江姗姗的喜好,费劲心思地贿赂她和李一帆。他击败了不知道多少肤色各异的竞争者,才最终在罗德岛镀金时代的别墅里,和江姗姗签下百年之约。当时,江姗姗穿着定制的手工刺绣大拖尾婚纱,和张若愚在海边的白色凉亭里深情拥吻,仿佛童话终章里的公主和王子。只是现在,王子也要回去办公室打卡,公主要在长岛的学区房里一边workfromhome(在家办公),一边照顾生病的孩子。
傅思齐:“唉,你可真不容易。不过小宝身体好起来了就行。我听我同事说,这边小孩儿刚送daycare都容易生病,但时间久一点,抵抗力建立起来了,身体就好了,长大以后也不容易生病。”
江姗姗:“但愿是吧。看着他生病我比他还难受。我和你说,你千万别急着结婚要小孩儿,能多潇洒一会儿,就多潇洒一会儿。小朋友可爱是真可爱,但也是真的很磨人。我家里是请了阿姨的,但还是忙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