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1/1)
她的老大,也是带她入行的师父宋可直接向她允诺,若是她此行顺利拿下李山,收入翻番那自然不在话下,李山的体量那可是行业有目共睹的,公司四个销售总监的位置他也会力保给杨梦如一个。
销售总监位置其实倒是不杨梦如特别在意的,但如果能签下李山,打击一下始终压着她的小王总,那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她想要dú • lì的定价权,她不给;
她想要提高代理商的返点,她不给;
她给代理商争取门店装修补,她拖着又拖,就是不签字;
一想起小王总,杨梦如就气得牙痒痒,所以,李山她务必得拿下。
办公室里自有一套老江湖的职场心法,看似各个分区总们带着和各自的心腹在各自的地盘里撕杀搏斗,但内部各大区的竞争也是如火如荼。
才入职时,杨梦如进的是综合行政部,每天面对的都是:小杨啊,有个事来办公室我给你说下;小杨啊,上次给你说的那个事你搞好了没;小杨啊,那个演讲稿下午要交过来;小杨啊,下午有个会,你得跟一下听听……
发通知、递话、寄快寄、叫外卖、送材料,从早到晚也不知道要听领导叨叨多少次,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让她在三个月实习期之后分岗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业务部。
销售老总下达了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个年度的销售额之后,你坐班也好,你在外面奔波也好,只要事出有因,还能把销售数据做的漂亮可观,好了,这一个月,一个季度,你的顶头老板或许都懒得见你了,但这并不影响你立功受奖加官晋爵,这种目标指引下的工作方式让杨梦如神往。
结果现在越做越觉得业务部只有两个信条:一是销售额至上,适者生存,二是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比如那个总是压制她的小王总在销售老总面前的戏演的就是非常生动,什么全力支持全力配合,支持配合他奶奶的个头啊,打压杨梦如的老大宋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给杨梦如穿的小鞋数都不过来。
杨梦如太需要李山这个单子了,一到北京,她就挨个去了李山在北京的四家店。
大宇的产品,她很熟悉,自她入行时,宋可就对她说耐普的目标就是大宇,如今都七年过去了,耐普的目标还是大宇,大宇的目标也是耐普,两个品牌咬得死死的。
杨梦如本以为在李山的四家店的某个门面里能“偶遇”到他,结果都第二天了也还没见到。
这家店已经是他最大的门店了,货物摆的也最全最多,果然生意和传说中的一样好,门口出货送货的叉车一下午都忙活得热火朝天的,她在店对面的水泥台子上等了半天,连个李山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下午快四点的时候,她终于进到店里了。
“美女,要点啥?随便看哈。”一个路过的忙碌的工作人员随意地给她打了声招呼,杨梦如再清楚不过了,他们这种店不需要客流量,客户直接来店里买货的概率微乎其微。
不同于快销品,他们的产品线注定了他们拥有的是一个坚固的小圈子,每个经销商在各个工程、各个项目部都有着自己稳定的客源,一个电话,货就直接送到工地了,换句话说,经销商更像是终端用户和厂家之间的中介,这种盘根错节的特殊关系就是自己的护城河,只要他们把终端用户和品牌厂家这两个圈子稳住,生意的基本盘就有了。
杨梦如在货架上随手拿了一截展示的管头,切面整齐漂亮,用手捏了捏,柔韧性也不错,大宇的品质她如熟悉耐普一般熟悉。
她正看着,一个浑身泥泞穿着工装的两个人拖着一根用过的管子进来了,一进门就把管子摞地上去了,边去头上戴着的安全帽边大声嚷嚷:“小刘,小刘,你快来看看这根管子,怎么回事,才打了不到五十方就爆了,开什么玩笑!”
第9章寻梦
很快,那个被称作小刘的小伙子便小跑着进来了。
“哎呀,你看这儿,这儿,你使用不当,用的时候打着弯儿了,一折弯每到折弯的时候就会顿一下,不爆才怪呢!”小刘过来解释了一通。
“怎么可能,是你有经验还是我有经验啊,这种活儿我都做了十几年了,就这一根管子会爆?我也不跟你理论了,都是老客户了,你直接补我一根,工地上还等着用呢,哪里还有时间在这里给你闲扯?”那工人也是理直气壮,寸步不让。
“怎么可能,大宇的质量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你的使用问题。”
“就是你的产品质量有问题,要不怎么会爆管呢,我次次都是这样子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