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3)
于是就写“我”,一笔一划,既笨又拙,就像不规则排列的干柴棍子,伸胳膊扬腿。尤其让东方闻音忍俊不住的是,梁大牙不按笔画顺序来,撇不像撇,提不像提,有从下往上倒着写的,也有从右往左写的。
东方闻音说:“梁大牙啊梁大牙,你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用自来水笔知道讲笔画,用毛笔怎么就忘记了呢?”
梁大牙说:“杀猪杀屁股,各人有各人的杀法。这样写着顺手。”
东方闻音严肃地说:“不行,要坚决改掉。”
梁大牙倒是听话,于是就坚决改掉,学着按笔画顺序。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个“我”字在他手下一折腾,就当胸劈开,乍一看,左边是个“手”字,右边是个“戈”字,中间留了好大一块缝隙。东方闻音说:“嗨,你梁大牙还真有灵气,你看你写的是什么?一个‘手’字加一只‘戈’,你的手拿一只戈,就是个‘我’字了。”
梁大牙龇牙咧嘴地想了想,高兴了,说:“这就对了,我是什么?我是八路军,是个打仗的人。打仗的人不就是手拿戈的人吗?这个你不要批评,我的‘我’就这么写。”
东方闻音说:“那不行。你得用手把‘戈’握紧啊,你的‘手’就这么离‘戈’几里路远,怎么打仗呢?”
梁大牙挠挠头皮说:“言之有理。你说对了,咱就听你的。”
于是又改,把“手”和“戈”连在一起,却又连得过紧,就像紧紧搂住。
这回东方闻音没再纠正了,随他去。没想到这样就奠定了梁氏的“书法风格”——笔画紧凑,字型细长,并在未来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一体——“梁体”。这是后话了。
有了点文化,又会写几个毛笔字,梁大牙就更加神气,连朱一刀和曲歪嘴等人都有点瞧不上眼了,经常批评他们“不动脑子,没有文化”,自己倒是“文化”得像个教书先生,有了一点文化就急急忙忙地想派上用场,连吓唬带商量,硬是把几个中队长的名字给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