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工厂和五六半(1/4)
因为有着成熟的图纸,蒸汽机只用了一天就组装完毕。
这也意味着朱涵终于可以安下心来执行自己的计划了。
现在他所在的石头桥村兵工厂算是离化工厂、炼钢厂最近的兵工厂。
原本只有30几人,又让老刘招了400多人。
还好朱涵的要求不高。
可靠,听话,最好脑子再活泛一些就行。
要是按照平常的标准,技术部门往往只能要文化人。
尤其是像他们这种整天跟危险品接触的工厂。
只能宁缺毋滥,始终无法扩大规模。
而这种情况朱涵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更知道现在一个受过初中教育的都算是稀罕物。
如果光凭着这点有限的知识分子,想要发展军工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所以他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自己培养人才。
原本三十几个人,加上炼钢厂那边又支援过来了十个,每人带七八个。
这样慢慢熟悉个半年,也就啥都会了。
别看四百多人站在一起乌泱泱一大片。
除了给赵思哲的手榴弹生产线分走了50人之外。
剩下的稍微一散就全没了。
生产无缝钢管的镗床还有能把钢坯切成任何造型的铣床都得造吧?
毕竟这是造枪的基础。
液压机也很关键,毕竟没有它就没有起重机和冲压机床。
每一台机器又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齿轮、螺丝、螺母。
原来的不是铸铁法造的就是用木头雕的。
配合不好、寿命短,效率还低。
所以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也得造吧?
就这,膛线机还没造呢。
辊压机也不能没有。
最关键的。
现在连机床都不全。
生产线更是没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