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文明之晖显雏形(2/3)
我拿起几片碎片,敲了敲,在石头上划了划,嗯,是陶,说明这个方法烧陶器没错,为什么会碎呢?
其他人有的倒是挺兴奋,有一个拿起碎陶片开始割随身带的肉干,嗯,这陶刀还挺好用……
没出息的吃货!
你首领我烧这些锅碗你以为是干啥的?真烧成了那才有好吃的!
我又带他们重新走一遍程序:和黏土、做土坯、烧木炭,一边做一边审视这三个环节有没有问题——黏土长得都一样;水的多少也问题不大,一烧就挥发了;做的土坯厚薄不均,嗯,可能是一个问题;烧的木炭都一个样。最后一个环节——煅烧的时候用的木炭多少可能是第二个问题,因为温度可能有要求。
说改进就改,我们这一次做土坯的时候精细无比,几乎做出了轮盘制陶的工艺,导致一共就做成了8件土坯。开烧之前,我们放的木炭仅有上次的一半多,再少估计就提不上温度了。
一夜过去,第二天下窑查看——又是一地“陶刀”……
靠!
这么难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