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同路(2/4)
可他对林凡的全部印象还是在他写《嘲竹》之前,好拿捏这个评价也是在这之前。
无论嘲竹是真的骂竹子,还是骂用竹子自喻人,都足以证明,林凡的不趋炎附势的个性,而且个性非常突出,敢在宝元寺的墙上公然骂人,还敢署名。这怎么看都不是好拿捏的性格。
袁弘义甚至觉得以前林凡表现出来的温和谦逊都是装的。
不过,尽管如此,袁弘义反而对林凡更感兴趣了。
把林凡拉到自己身边,不只是招婿这一条路。
既然林凡已经是父亲的学生,名义上就是自己的师弟,在外人看来已经是现在一队了。
所以他很想知道父亲对待林凡的态度。
袁松之捋了捋胡子,“为父有些遗憾,为何没有早些收林凡为徒。”
这是袁松之的心里话,如果早一点认识林凡,并将他收入门下,林凡现在的年龄应该都已经是状元了。
自从袁松之收林凡为徒后,给他布置了很多作业,说是作业其实就是需要看完背诵下来的内容。
因为林凡失忆了,别人寒窗苦读十年八年的内容,他需要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全都补齐,功课非常繁重。
林凡确实有诗才,但是科考又不仅仅有诗词这一项考试,所以林凡要补的内容非常多。
袁松之就是看重林凡的诗才收他为徒的,本来也没有对这次乡试抱太大希望。
别人读了十年的内容,怎么可能有人在一个月时间内熟读背诵?
事实就是,可能。
袁松之起初只是嘴上严苛,将家里的书一摞一摞的让林凡带回去,让他熟读背诵,第二天他就要检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