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水仙不是蒜(2/4)
过称登记,分门别类,入库存储,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玉米的收购量很少,因为这时候的农民小麦的收成是要交公粮的,这是国家给他们的任务,每年交完公粮手里剩的小麦也只够维持一家人的口粮。
收成不好的时候,家里人口多的,一家人都不能保证一年都可以吃上白面膜。
这时候,玉米就成了后补粮食,玉米面可以做窝头,做发糕,玉米渣可以用来烧糊糊。
只有田多富裕的家庭,才会把多出来的玉米卖给猪场做饲料。
收的比较多的就是红薯,高粱,还有玉米杆,高粱杆,这类东西自己用不上,也只能烧掉,以便为下一季作物腾地方,还不如卖掉,换点钱。
陈天负责收购登记,一大早厂门口的地板车已经排起长龙。
周天磊开着摩托车走到厂里,刚停稳车,陈天就嬉皮笑脸的跑过来:“哥,来这么早?不用陪嫂子?”
新婚燕尔,磊哥看着依然精神抖擞,似乎没有被掏空啊。
周天磊瞥他一眼:“太闲是不是?一会把收上来的玉米,装袋码好。”
陈天:“……别呀哥,哥。”
周天磊不搭理他径直往猪舍走去。
陈天往自己嘴巴上呼了一巴掌:“多说什么话呀?”
到门口继续收货,过秤,卸货,秸秆码垛,平顺进行。
陈天记账检查,忙的头晕脑胀。
这时,一个工人过来说:“天哥,你过来看一下。”
陈天走过去:“怎么了?”
门口一辆地板车,上面装了七八袋玉米,工人指着玉米低声说:“这车玉米有点发霉了。”
陈天眉头一蹙,走过去伸手从袋子里抓了一把,拿出来一看,玉米确实看着不鲜亮,有点发黑了。
陈天闻了闻,还有一股霉味,这样的玉米,打成猪饲料,猪吃了一准生病。
陈天抬眼看了看,车旁一个老人正啪嗒啪嗒抽着烟袋,不耐发的朝陈天看了一眼:“好了没有,赶紧给我过秤,我回家还有事儿呢。”
这个老汉叫周玉良,是周天磊的堂叔,周天磊父亲的堂弟。
周天磊家在村里人丁并不旺,爷爷兄弟二人,父亲是爷爷的独生子,周玉良是父亲唯一一个堂弟。
所以周玉良算是周天磊在村里唯一一个直系的长辈了。
陈天走过去笑嘻嘻的跟周玉良说:“大伯,您这玉米发霉了,我不能收。”
周玉良一瞪眼:“胡说,哪儿霉了?我晒了好几天了,干嗖嗖的,小天子,你别给我找事儿啊,赶紧给我过了称,算了帐,我家里还有事儿呢。”
陈天抓了一把玉米,送到周玉良鼻子下:“您闻闻,味儿都出来了,绝对不是霉了一天两天了,这样的玉米我要是收下来,猪吃了一定出问题,到时候,磊哥得扒了我的皮,您还是拉回去吧。”
周玉良气呼呼的把烟袋一缠,指着陈天的鼻子:“小兔崽子,老虎不在你猴子称霸王是不是?去把小磊子给我喊来。”
周玉良自然知道自己的玉米发霉了,这些玉米他本来是准备磨成玉米面过冬用的,但是前几天下了一场雨,玉米收的不及时,泡了水,发了霉,磨面是不行了。
老伴儿出主意说:“人不能吃了,猪能吃啊,拉去猪场,让小磊子收走不就行了。”
周玉良一拍大腿,两口子装了袋子就拉倒猪场了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