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弃恶从善(1/4)
人存正念天地宽,乐于助人暖世间。
道心常在多为善,自有祥云照尔还。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我蹑手蹑脚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在房间里面,开始回忆了一下自己今天的所有经历。
冯老爷子的病情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就看以后冯老爷子自己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曾经,去面对自己的过往,看他自己如何去改过了。
我坐在床上摒弃了心中的一切杂念,盘着腿按照功法的行功路线修炼了起来,很快就进入了禅定状态。
当我刚一入定,自己的意识就被一股巨大的吸力牵引着,来到了那个我无比熟悉的混沌空间,身前站着那慈爱的身影正是我的师父,他微笑的看着我来到这个空间,将我召到了他的身前。
当我看见的师父,马上上前准备行礼,另外,我心中也有些疑惑需要师父给我解答。
师父挥手将我要行礼的动作打断,口中说道:“徒儿你不必多礼,你是不是想要知道那个姓冯的为什么可以从阴间再次的返回到阳间吧?”“是的师父,我听到了一个叫‘插花李王’的吩咐一名官吏打扮的人去将冯老爷子救出来的,那个‘插花李王’是谁啊?”我疑惑的问师父。
师父笑道:“这个‘插花李王’是宋代的李禄,他在生前就为民驱瘟免灾,救民于倒悬,由于他生前的功德,死后得以追封水神。”“哦,原来是这样啊,难怪冥吏都对他手底下的人如此恭敬,可是他为什么会管这件事情呢?”我又继续追问道。
师父接着说道:“这‘插花李王’与你师爷早就有来往,所以,为师也认识他,因为你我都不是一般人,上面一直都非常关注,你做的那些事情,为师也都非常清楚,这个‘插花李王’只是善加利用了那个姓冯之人的因果与他前三世的功德,来给他延长了三年的阳寿,这就看那人自己的造化了,如果这三年期间,弃恶从善的话那么到时候他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还是一如既往的坏下去,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更大的果报啊。”师父这时将手背在了后面,望着虚空。
我站在师父的身边,同时恭敬的说道:“师父,这段时间我所看到和经历的大都是阴间之事,看来这阴间冥府是真实存在的,人在世之时定当要谦卑谨慎,与人为善才行啊,只有这样未来才会有一个好结果。”
师父看着我,有些严肃的道:“你我都是修行中人,都应当谨记那首诗,‘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如果我们不利用好这个人身,好好修持佛法,每天只是为生计瞎忙活,饿了吃,困了睡,那跟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有些人甚至不守德,坏事干的多了,丧失了人性,会连动物还不如。我们只有利用这个人身,好好修炼佛法,才能完全解脱人世之苦,然后利益众生。如果不珍惜宝贵的人身,就等于把如意宝当成石头,用黄金做垃圾桶,错过了今生解脱的机会,以后就极难再得到人身了。你生生世世寻找的、等待的,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当我的师父说到这里的时候,很自然的为我讲起了,他年轻时在昆仑山修炼时所经历的一件事。
师父讲到的事情,原来,是当年在他刚进入到昆仑山的时候,一天大长老远山,为一众的道友讲法,所有昆仑山的修行之人,都围坐在他的身边认真听,大长老远山讲的每一句话,只见远山长老伸手从地上抓起一把土,然后松开手,只在手指甲上留了一点点,然后他问众人,道:“你们说是我手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
众多修士异口同声的,回答:“当然是大地土多。”
远山长老点头,说道:“现今的人犹如大地土一样多,可来世还能得人身者犹如手上的土一样多。”
远山长老又说道:“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之孔与海底盲龟之颈相遇很困难。得到人身比这要更难啊。意思是说,假设整个三千世界变成一片大海洋,在海面上有一连结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木轭,其上有一孔。木轭随着波浪四处飘荡,一刹那也不停息。在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上升到海面一次。这二者相遇十分困难。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之意,盲龟无有能见木轭之眼。如果木轭静止于一处,也可能相遇,而它却一刹那也不停息。如果盲龟经常漫游在海面上,也可能相遇,而它每百年只浮到海面一次,所以这二者相遇十分困难。但以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进入木轭的孔中,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还要难。”
师父跟我进一步讲解着,那就是得到人身需要具足很多因,比如行十善业,断十恶业,这只是众多因中的一个因,还要布施、持戒、念佛等。有了因,还要有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