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一万年的梦 > 第十八回 色即是空

第十八回 色即是空(3/3)

目录

继续看下去,上面写“不犯“,勾上去;再看下面,又写“犯”,画掉;然后又重复写“不犯”,勾上去;“犯”,画掉了。这本功过簿勾勾画画,弄得一塌糊涂。这两个人一看,心惊不已,浇熄了原先的欲火,连忙各自回房去,从此再也不敢犯淫念了。

当师父把这个故事讲完,师父微笑的看着我,让我好好回想一下这几个故事,应该怎么做自己悟吧。

同时,师父又特别嘱咐我,在修行的这条路上,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我听师父跟我说起这个,便向师父求教,能不能更进一步的解释一下这个“举头三尺有神明”。

师父点头为我进一步讲解道:“举头三尺有神明”,举是指向上的意思,因为所敬的神明被安放在供桌的上方。古人信仰神灵,遇到不如意,就会到祭庙中叩拜。原意是指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着你,你虔诚祈祷、供奉,神明就会显灵帮助你。

后来引申为,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做任何事,你头上三尺地方的神明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人不要以为没人看见就做坏事。是劝人勿作恶、要行善,以后又有“抬头三尺有神灵”的说法,也是类似的意思。还有就是泛指神明很多,无处不在。

很多人只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却不知道还有下一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句话出自于一首诗,也伴随着一个典故。

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叶存仁的人,他做官三十多年,清廉自守。在离任时,僚属们要派船来为他送行,但船却迟迟没有来。直到明月高挂时,方才见到划来一叶小舟。原来僚属们准备了临别赠礼,故意等到天黑才送来,以避人耳目。

送别之情不好拂,但送行之礼不能收。叶存仁赋诗写道:

月白风清夜半时,

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

不畏人知畏己知。

这个“不畏人知畏己知”!哪怕是舟行河中,月夜寂静,可避人耳目,可掩盖隐恶,却回避、掩饰不了自己的良心。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做人处世、行事为官的一种境界和操守。

叶存仁没有严词拒绝,用一首诗表明了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对的起良心,廉洁、不受贿的态度,使送礼者们不好再强求。

与“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相似的,还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故事。

东汉的杨震,是弘农郡华阴县人,年少好学,博览群书,被当时的人誉为“关西孔子”。后来大将军邓骘听说了他的贤能而力荐他为秀才,在东汉初年任刺史、太守,这个故事发生他担任东莱太守期间。

杨震有次经过昌邑,昌邑令王密是他的门生。王密为了对提拔自己的杨震表示感谢,晚上怀揣着“十金”晋谒杨震。他见到了杨震,然而杨震却说:“我很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送您钱的事情,晚上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万分,只好又揣回金子离开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天、地、人都会知道的。

师父又继续说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强调“慎独”和“不欺暗室”,即使处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仍然要坚守节操,遵循上天给人规范的道德,因为有神佛、有老天爷在看管着。“举头三尺有神明”,因为敬神畏天的人们知道,上天在关注着人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不畏人知畏己知”,是一种自守精神,是说能够自己用“心法”来约束和要求自己。

纵观古今,人类社会一旦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瘟疫、灾难往往就会结伴而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是一句俗语、老话,是先人留给后人宝贵的智慧、财富,是作为人应该遵行的法则。遵循这个法则的人,就会走过种种劫难,走向美好未来。

师父向我特别强调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修行中可以借鉴的知识和财富,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需要我去发掘,并加以运用,把这些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的融会贯通,与修炼实际相结合,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师父讲到最后,语重心长的对我道:“在今后的道路中,能不能行,全看你自己了,有些东西我已经给你说的很明了了,你要不断的纠正自己,向自己的内心去找寻事物的答案,有时看着很复杂的事物,往往解决起来却很容易,看着很简单的事物,解决起来却根据环境的变化会变的很复杂,所以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好了!今晚就先到这里吧!”

师父挥手间,他的身形又一次慢慢的消失。看着师父消失的地方,我也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禅定状态之中,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隐隐的可以听到我的心跳声,还有血液流动的声音。

在定中,我想起了在中医的一些医书中对这方面也有一些相关的记载。

如果一个人沉溺意淫或邪淫,脑子里乱想的话,很多身体内的精华就消耗掉了,由于心火重就会消耗肾水,他的眼神一定是游移不定,没有定力的。

神不足,精力就不足,一个人肾精不充足,外在的神气就是不饱满的,非常衰败的,同时心情都是浮躁的,人就显得一种疲态,满脑子都是混乱的,容易做出各种各样的错误决定,这叫做心火亢盛,肾水不足。

其实,人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那就离灾难不远了,无论你的事业、家庭、身体,都会出现种种非常不好的现象,所以要特别引起注意。

古书中讲:两眼无神,眼下青瘀,眼圈发黑。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肾气不足,肾水便不能滋养肝木,两眼便无神,眼圈发黑。肾气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

一个人阳气渐渐褪去,阴气渐渐增长,身体的毛病慢慢就会多起来了。阳气耗尽,阴气充满,人就死了。

想到这些,我也不禁为今晚的考验能过关而感到庆幸。今天晚上这关是自己在懵懂状态下过的,如果有一天在清醒的状态和明白的状态中,在现实中发生,还能不能过去呢?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啊。

所以,我自己不停的在告诫自己,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永远不能掉以轻心,时时处处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能被眼前短暂的景象和虚幻的东西所迷惑。

当我再一次睁开双眼的时候,在我眼神里面多了些许不一样的神彩,那是坚定和勇敢的信念,能够在这条修行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执念!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