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短暂闭关(2/4)
贺开山很感动,李诚敬为他考虑得十分周到。
心中却想道:“尊者说的果然没错,这李先生为人果然大气,得到这种玄宗妙经,丝毫没有贪私的想法,反而会将其重新赐给自己。若不是自己已经入教,恐怕都会被其人品气度折服。”
李诚敬勉励几句之后,就继续品读经文。
越看,越觉得经文中隐藏的思想极为深奥,隐隐与自己的道有些契合。
就这还是经过后来的有道者篡改后的。
如果是最初的太平经,想来应该更加契合自己。
不过想想也对,越是古老的道家经文,就越发契合天道。
古人求天道,得至理,无公无私,朝闻道,夕死可矣。
而如今修行者,因为各方原因,已经从天道吸纳大量人道,使得经文思想与古之经文大相径庭。
便是远离世俗的山上玄道宗门也是如此。
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现在的道家经文重人道,轻天道,已经不可称道。
而古之经文,重天道,轻人道,悟之可称得道。
就如这太平经,就是典型的古之道经。
太平道供奉老子,敬奉黄帝,妄图以天道理人道,使得天下太平,人人富足安康。
虽然思想过于滑稽荒谬,但在李诚敬看来,太平道对于天道的理解还是十分精妙的。
只是却走错了路。
太平道认为,天以至道为行,地以至德为家,共以生万物,无所匿,无所私。
人若是犯了错,便是因为违逆了天道,是一种病,得治。
李诚敬不知道,对天道领悟已经登堂入室的天师道,为什么会走入了这么一个极端。
但太平道已经灭亡数千年,现在再想也是无用的。
不过虽然太平道走了极端,但是其中人人平等的思想确实深得天道精髓。
甚至在后来的这几千年历史中,时常会有民间的起义叛军,都借用了太平道的思想用来蛊惑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