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佛骨舍利(2/4)
当然,平时相处,他们还是很随意的。
…
…
接下来一段日子,直到月底,王孚都在攻读科举制艺。他从来没觉得读书这么令人上头,上面的文字,如潺潺流水进入心间,难以忘怀。
一字一句,都印刻在心头。
直到月底,妻子吴氏提醒,马上要参加岁考了。
他才惊醒过来。
自己还没写一篇完整的八股文,看看到底有没有进步。
可是时间来不及了。
吴氏以为王孚早有准备,哪知道丈夫一直沉迷在科举制艺的纲领里,难以自拔。
她服侍王孚穿衣,催促他早点出门。
王孚怀着忐忑的心情离开王家,到了府学。
秦川最后才姗姗来迟。
来不及打招呼,很快就开始岁考。
岁考的试卷发下,看了题目。
王孚心里豁然有悟,开始书写,往常面对这样的题目,他连破题都不知如何下手,这次一瞧之下,就有了眉目,开始做题。
直到要交卷的时候,一篇完整的八股文总算做出来了。
中规中矩。
可是对他而言,算是破天荒的进步。
考试结果很快出来,列为四等。成绩有五等,他没有列在末等,俨然有极大的进步。
虽然因此还是受到顾提学的斥责,可还是让王孚备受鼓舞。他才十天就有这样的进步,再给他几个月试试?
王孚感受到了科举的快乐。
不过岁考里,秦川仍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但这个第一,由府学教授黄名士提过异议。
这次倒不是黄名士有心作梗,而是秦川的文章跟如今主流的理学相悖,甚至近乎当世主流儒学眼中的异端。
“圣帝之心,唯虚而能通也。夫深山之居,舜之心无心也,无心斯无所不通矣。”
这个世界许多地方与秦川的前世的现代世界历史似是而非。
三皇五帝是有的。
比如禹江的禹,正是人皇大禹。
可是具体的事迹又和秦川所知的三皇五帝事迹有所出入。譬如禹皇修成了阳神,肉身成就人仙,乃是三皇五帝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