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洛阳(3/4)
是说,赵光义领兵杀至北汉沁州,并且一路逼辽州,汾阳的消息传到金陵,无论是李煜,还是潘佑等人,都是有些惊慌的,李煜也并非没有想过北汉可能抵挡不住宋军兵威,只是没想到刘鈞的军队目前竟然弱到了如此地步,这也难怪,自从刘鈞重用了赵华,郭无为等人后,号称北汉杨无敌的杨业逐渐失去了君宠,被调离了太原府。
然而,当听到赵匡胤领朝臣去洛阳祭天,又数日不归汴梁之时,李煜是更加不安的,赵匡胤本就是在洛阳出生,所以对洛阳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迁都洛阳也说明了赵匡胤属实难对付。
辽国占据幽州为南京后,实际上汴京一直是提心吊胆的,不像金陵有天险可守,辽国一旦发兵从幽州南下,若汴梁外围屏城接连失守,汴梁也会很快沦陷,这也是为什么靖康之耻时,宋徽宗和宋钦宗连逃命都来不及,即便是逃出了汴梁,也会很快被金兵追上。
然而,福祸总是相依的,不管宋国迁都洛阳会不会落实,最起码的赵光义放弃了一举攻入太原府灭北汉的机会,着急的南下去洛阳找赵匡胤进行友好交流了,而迁都这个事情,不是三日十日就能定下来的,不迁都这个事情,同样也不是三日十日可以劝下来的。
那么在赵光义与他哥哥对迁不迁都这个事情友好交流的时间段,唐国仍然是有机会再吞并武平甚至是对吴越用兵的,虽然拿下武平甚至是吴越与宋国对峙仍然有劣势,但就如方才说的,长江天险,即便是宋国仗着兵力优势来攻,也并不能这么容易攻下。
再说如今的洛阳城内,多数重臣毕竟从晋见过开始,再到后来的周,现在的宋,家底子全在汴梁,所以他们也是不同意迁都的,这也是为什么赵匡胤想迁都占据山河之险有人反对,赵德昭想在洛阳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有人反对。
而反对者当然也清楚迁都一事是利大于弊的,只是有时候对的不一定是对的,错的也不一定是错的,眼下就是众臣耍起了流氓,我知道你对,但是我就不认。
当众臣轮番劝谏赵匡胤不管用的时候,也只有通过党进,来传信赵光义,让赵光义南下入洛阳劝下迁都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