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北局(3/4)
刘鈞在面对赵匡胤的攻势下,确实也显现出了一个君主的气魄,在南境,东境被围的境况下,仍然敢主动向南晋州,潞州用兵,可惜皆被李继勋率军击退。
“晋王,眼下刘鈞在汾阳屯兵,以防我等由汾阳北上直取汉国国都晋阳,眼下不如让我领兵由辽州进军,伺机围攻太原!”李继勋对着赵光义拱手而道。
“辽州?不可...辽州之地,有耶律述律的援军,若辽州兵败,则沁州之胜,全无意义!”
且说,辽国与汉国的联军本是一路占据潞州,又进军泽州,并于泽州北部巴公原屯兵伺机南下,然宋国突然对南唐国罢兵,又从京东路调兵一路返攻,再次将汉辽联军打退至沁州,而赵匡胤派自己的好兄弟李继勋围攻沁州后,汉国又逐渐败走继续北上守于汾阳,辽军则驻守于汉国的东南境,以防宋国以辽州为突破口一举北上拿下太原府。
战争进行到这里,是要肯定赵匡胤的军事指挥才能的,赵匡胤在位时期也确实通过自己的军事指挥多次在北方击败不可一世的辽军,当然,也可能与此时的辽主耶律述律后期酗酒滥杀近臣有关。
哪怕是现在在南唐猥琐发育的李煜,也丝毫不疑赵匡胤有能力拿下北汉,耶律述律前期确实算的上政治清明,但此时头脑因为酗酒已日渐不清,所以对于汉国之事,多是有心无力。
在当时局势混乱的情况下,赵匡胤仍然有能力多次战胜北汉便足以说明了此人的可怕与可敬之处,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时宋国针对于辽汉实际上仍然是有些被动的,辽国将国都南迁至南京,这时的南京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南京,而是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幽州。
辽国以幽州为南京后,着重加深对汉民汉地的控制,也在对汉人战争中占据了地域上的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能以分兵战术,一方面击败汉国南境的军队,一方面又能在北境击败耶律述律后派的援军,确实称得上千古一帝,可以试想,现在的局势即便是李世民在世,恐怕都是难以直接收复燕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