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下乡准备(2/4)
“行,这要从你姥爷说起了。你姥爷之前是在西原市没多远的地方开中药铺的……”
周姥爷叫周水根,是一个中医,战争开始后带着妻子和小女儿一边躲一边帮忙救治伤员,最后流落到周家村安定了下来。
周水根虽然是后来去的周家村,但凭借着医术,很快就扎稳了脚跟,村里人都对他十分尊敬,毕竟谁还没个生病的时候。
周大山和周大河是两兄弟,但两兄弟也天差地别,周老母偏心,一心向着周大河,周大山只干活还不能多吃饭。
周水根多次看到周大山饿的吃观音土,实在看不上去,就偷偷接济他,后来干脆认他当了干儿子。
周老母觉得不用管周大山了,也乐的轻松。
周水根找了个老木匠让周大山拜师,周大山也勤奋,没多久就出师了,这时候周老母又不依了。
周水根肯定不乐意,就问她要拜师钱,吃饭钱,周老母拿不出,就撒泼打滚。
最后还是周水根请了老村长出面,在周大山的同意后,让其跟老周家断了关系。
恰巧这时周木禾也到了嫁人的年龄,她对周大山也有好感,好人就结了婚。
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周建国,老二周建军。
等生念念的时候难产了,饶是周水根医术不错也没救活自己的女儿,没过多久念念姥姥也跟着去了。
周木兰找到他们的时候,念念才刚一岁,之前能活下来都是靠吃邻居奶水。
周老爹就拜托周木兰把念念带走养着。
周老爹去世前,做主又给周大山娶了媳妇,据说就是之前给念念喂过奶的妇人。
周水根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周家两个小子,周大山太老实,两个小子将来还要娶妻生子,为的就是能有个人立住家。
这几年实际上周大山每年都来,有几次还带着老大周建国。
每次来都是远远地看看念念,也不是顾家人不让看,是他自己怕念念知道后会不能接受。
每回来都带的有吃的,有时候是山上的野木耳野蘑菇,有时候是粮食,这几年每年来还给钱,多则二十,少则十块的,每次都是跟那些吃食放一起,顾家人想推脱都推脱不了。
周木兰还说,其实她原本不叫木兰,是叫周琇莹,周木禾也是“慕荷”两个字,还有没找到大舅和大姨,他们的名字都取自诗经。
后来战争开始周木兰就改了名字,周慕荷也被写成了“木禾”,另外两个人也不见踪影,也不知道是不是也改了名字。
姥爷去世前周木兰还去过几次,姥爷去世后就去的少了。
这几年管的严,清明上坟都被说成封建迷信,周木兰也就没再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