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之技(2/3)
美国商人为了挤垮中国民族产品,故意把价格压得很低。一时,上海的香皂市场被“美人牌”香皂铺天盖地占完了,而中国的族企业上海昌顺厂,由于设备落后,其产品成本较高,一下子挤得无立足之地了。
显然,以实力相抗衡,中国远不是美国的对手,硬拼只能葬自己。因此,只有以智相斗才能取胜。于是昌顺厂老板召集大商量对策,并派人到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刺探对方的情况。终他们发现:“美人牌”香皂虽然风靡整个上海,但由于美国商家视中国人,而没有将“美人牌”商标在上海注册。
这不正是一个可趁之机吗?于是昌顺厂针对对方的这一个子,策划了一个打击对手的巧妙方案。首先,他们到有关部门注了“美人牌”商标。之后他们又生产了一批香皂,并且故意将质量做得十分低劣,再以“美人牌”之名推向市场。而且他们把种香皂的价格压得更低,使市场上的“美人牌”香皂鱼龙混杂,价格混乱,引起人们的疑虑。许多消费者对这种牌子的香皂的质产生了动摇,丧失了信心,都不愿意再买它了。
很快,“美人牌”香皂在市场上的销量便急骤下跌;与此同,上海昌顺厂则趁机将自己的产品大量推向市场,并积极进行传,很快便将一时失去的市场又夺了回来。而美国人面对日益失的市场,则无可奈何,落了个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上海昌顺厂巧妙地利用美国人未注册商标的空子,给其致命一击,从而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适时出手哈默致富有方
任何一个人的奋斗都是很艰难的。在艰难的奋斗中,机会也是很多的。只要把握住机会,就能达到目标。
亚蒙·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又是第一个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合作的西方企业家。
哈默于1898年5月21日生于美国纽约市。他的曾祖父弗基米尔是俄国犹太人,曾在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以造船而成为富。到哈默的祖父雅各布娶妻生子时,一场台风引起的海啸家财冲刷得荡然无存。1875年,雅各布带着妻子和儿子朱利斯移居美国。二十年后,在一次郊游中,朱利叶斯与一个年轻寡妇罗丝一见钟情。他们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就是亚蒙·
哈默。1917年,哈默入读哥伦比亚医学院。
一天,父亲找到哈默,告诉儿子一个坏消息:他倾其积蓄投的制药公司濒临破产。而且他本人因身体不好,特别是还想续行医,没有精力去顾及公司的管理,因此,他要求儿子去当司的总经理,但不许他退学。哈默勇敢地迎接了挑战。为不误业,哈默邀请一个家境贫困而学习优异的同学住在一起,免费给对方食宿,条件是这位同学每天去上课,晚上把白天的笔记回给他,供他应付考试和写论文。他重新制订了公司的经营针和推销方法,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推销员队伍,并把公司名也改为响亮的“联合化学制药公司”。原本岌岌可危的公司终被哈默从破产边缘拯救过来,产品畅销全国,公司开始跻身于药工业的大企业行列。
这时,哈默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即去苏俄访问。十月命后,哈默的父亲作为俄罗斯后裔,且又是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一,对苏俄十分关注,并向被封锁的苏联红色政权提供过生必需品。但由于一次医疗事故,1920年6月,哈默的父亲受审狱。年轻气盛的哈默决心完成父亲未遂的愿望,到父亲出生国家,去帮助苏联战胜正在那里蔓延的饥荒和伤寒。
哈默于1921年初夏到达苏联。看到苏联马拉尔地区大量的金、宝石、毛皮卖不出去,而粮食又严重短缺,一个大胆的计划哈默头脑中形成。他联想到当时美国粮食大丰收,粮价下跌,便提议:以100万美元的资金,在美国紧急收购小麦。海运到彼格勒,卸下粮食后,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它货物运美国。哈默的建议很快被苏联高层采纳,列宁亲自回电表示可这笔交易,并请哈默速抵莫斯科。
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哈默就受到了列宁的接见。为使年的苏维埃得到休养生息,列宁格外重视哈默的提议。从此,他之间结下了真挚而深厚的友谊。列宁鼓励哈默投资办厂,允他开采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棉矿,从而使他成为苏俄第一个取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
美苏的易货贸易由此开始。哈默组织了美国联合公司,沟了30多家美国公司,他俨然成了苏俄对美贸易的代理人。
哈默在苏俄度过了将近10年。苏俄成了这位美国青年从百富翁变为亿万富翁的发迹地。
但是,哈默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却是1931年从苏联回美国开始的。哈默返美时,正值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但他却认是赚钱的机会到了。他捕捉到一个清晰的信息:罗斯福正在向白宫总统的宝座。如果他当选,那么,1919年颁布的禁酒令被废除。这将意味着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的需求激增,酒桶市场将会呈现出空前的需求,而当时市场上却没有酒桶出。哈默当机立断,立即从苏联订购了几船优质木材,在纽约码设立了一座临时的桶板加工厂,并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座现化的酒桶厂。禁酒令废除之日,也正是哈默制桶公司的酒桶生产线上源源滚下之时,他的酒桶被各制酒厂用高价抢购一。哈默乘胜而进,进军制酒业,开始经营威士忌酒生意。他接购买了多家酿酒厂,采取大幅度削价和大做广告等手段,很快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他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一跃而成为全美一流名酒,年销售量高达100万箱。
哈默有爱好吃牛排的习惯,正是这一习惯,把他引入了另一领域,即养牛业,并大获成功。
哈默闯入养牛业颇为偶然。有一次他埋怨市场上买不到优牛排,他的一名雇工就建议去买头牛杀了吃。牛买回来了,却一头怀上小牛的母牛。哈默认为自己还不至于馋到杀怀孕母的地步,于是就交待人把牛放养在庄园里。正巧哈默的邻居一位养牛专家,专门培育安格斯良种牛。他不仅替哈默买回那头母牛顺利接产,而且时隔不久又让这头母牛与他的公牛配,生下了具有安格斯种牛优良品质的小牛。哈默经这一事的触发,头脑中闪现出新的商业脑电波:以酿酒的副产品饲养牛,岂不是化残渣为黄金之举么?
于是,哈默迅速筹建了一家繁殖种牛的大牧场,并花上10万美元买下了本世纪最好的一头公牛——“埃里克王子”。在随的3年中,仅靠埃里克王子就繁殖了上千头牛犊,其中包括6头世界冠军,为他赚了200万美元。哈默也从此由养牛的门外汉为种牛业公认的领袖人物。
1956年,哈默58岁。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多得连他自也数不清。他确实打算从商界隐退,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的机会,充满诱惑力的石油业把他吸引了,他又一跃成为扬名界的石油巨子。
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其际资产只有万美元,3个雇员和几口快要报废的油井,公的股票每股只卖18美分。有人向哈默建议,投资这家石油公。因为根据美国政府对石油业的倾斜政策,用于尚未出油的井的资金无须报税。对于想退休的哈默来说,他无意收购这公司,还借给了西方石油公司5万美元,让他们再打两口井。
如能出油,利润双方对半分成;如果不出油,哈默投入的这笔资司作为亏损从应缴税款中扣除。意想不到的是,两口井都出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涨到每股1美元,哈默也尝到甜头,开始涉足石油业。不久,哈默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大股。1957年7月当选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哈默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建立一个油王国。他招兵买马,聘请到最优秀的钻井工程师和最出色地质学家,1961年终于在加利福尼亚钻探到两个巨大的天然油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路上涨到每股15美元,公的实力也足以与那些世界上较大的石油公司抗衡了。
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为60亿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为全美第12个大工业企业。
1972年,74岁高龄的哈默与苏联做成了一项长达20年的200亿美元的化肥生意,把美苏贸易推向了高峰。
哈默捕捉到了信息,捕捉到了机会。他适时出手,迅速暴富。
□另辟蹊径莱恩设计企鹅图书
在逆境时,从头做起,重新品尝创业的艰辛,可以激发斗志,还可以找出新的契入点。
艾伦·莱恩是英国人,他在年轻时就继承了伯父的事业,出了希德出版社的董事。但在当时,出版社的处境已是举步维,莱恩绞尽脑汁,试图另辟蹊径,使出版社“柳暗花明”。
终于有一天,当莱恩在一个候车室旁的书摊上漫无目的地视时,他突然发现,书摊上除了高价新版书、庸俗读物外,几乎什么可看之书,而且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价格昂贵的精装书。
这个发现触动了莱恩的灵感:“要想赚大钱,出版价格低廉平装书是个好办法。”他坚信这个办法能够成功,因为精装本格很贵,一般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